• 20阅读
  • 0回复

筑起生命之坝——记奋战在洪涝灾区的江西省医务人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9-02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体育)
专栏:

  筑起生命之坝
  ——记奋战在洪涝灾区的江西省医务人员
  本报记者 黄振中 程曦
  长江大堤九江段,一支支身背药箱的医疗队顶着烈日巡诊;一队队手持消毒药品的防疫队正对饮用水和环境消毒;帐篷医院、摩托救护队和灾民巡回医疗船在陆地和水上组成了一个浩大的医疗防疫网。江西老表亲切地称之为“生命大坝”。正是这座无形的大坝,为几十万抗洪大军疗伤治病,最大程度地减少了伤亡;也正是这座无形的大坝,抵御着疾病对千万灾民的威胁,接受大灾之后的严峻考验。
  夫妻冒死救药箱
  6月21日,宜黄县城口乡医院枫林分院乡医邓小明看着节节上涨的河水向医院逼近,连忙叫来妻子洪英全一同转移药品,将一箱箱摆放在低处的药往高处搬。他说:“药是救灾的武器,多抢出来一箱,就可多为灾民治病。”就在他们搬最后一箱药品时,凶猛的山洪涌进医院。夫妻俩仍不松手,蹚着齐腰深的洪水继续往高处抬。突然一个巨浪打来,他们被卷进无情的洪水中。妻子不会游泳,邓小明抱着她在无边无际的洪水中搏击。半个小时过去了,妻子为了让丈夫保存体力,一次次挣脱丈夫的手,然而邓小明抓得更紧。妻子恳求说:“小明,我不行了,你松手吧。还有那么多病人在等你呢。”邓小明不肯松手,鼓励妻子一起搏击。突然,巨浪袭来,一根木头重重地撞击着邓小明的头部,他失去了知觉,与妻子紧拉着的手被洪水无情地冲开。
  第二天,人们在河滩上发现这对夫妻时,洪英全已经殉难;遍体鳞伤的邓小明也已昏迷,生命垂危,经抢救才渐渐苏醒过来。当他身体刚有好转时,又强压着失去亲人的悲哀,背着药箱在大堤上为灾民治病。
  同官兵一起战毒蛇
  永安大堤是九江大堤中最险的一段,7月28日凌晨3点半,南京军区83028部队进驻永安乡官湖村,在大堤上严防死守。长时间的暴雨侵袭,使部队驻地环境恶劣,饮用水水质很差。正当部队官兵为此发愁的时候,九江市卫生防疫站的防疫小分队闻讯赶到。一到部队驻地,小分队当即进行现场水样采集,并协助部队对所饮用的水源进行沉淀、过滤、消毒处理,保证饮用水的卫生。
  在九江长江大堤上严守的解放军、武警部队的官兵同样得到白衣战士全天候的医疗服务。他们给生病的战士洗脚洗身,医治伤病,情景十分感人。
  8月4日以来驻守在郭东圩上的县医疗队又面临着一场特殊的战斗———1000多名抗洪军民与几百条蛇搏斗。发现这一危急情况,医疗队紧急组织大批治蛇伤的药品,以备不测。他们与抗洪军民一道打死、捕捉和赶跑的蛇达400多条。
  打着手电救母婴
  6月18日,四面滔滔的洪水围住了余干县黄金埠下街。横位难产的27岁产妇丁美凤面临死神的威胁。通往县城的公路已被洪水阻隔,唯一的生路就是用船送到本镇中心卫生院。丈夫和邻居将产妇用门板抬上小船,急送医院。然而,此时镇卫生院也被水淹,一层楼已全部进水。医生和药品器械全都转移到二、三楼,电也中断。病情就是命令,院长徐贵珍闻讯赶到说:“救人要紧,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再大的风险也要承担。”
  医生们打着手电筒救治母婴。外面是洪水肆虐的黑夜,室内进行着紧张的手术。时间在一分一分地过去,两个小时后,手术室传来婴儿的啼哭声和母婴平安的消息。
  奉献余热暖灾民
  洪灾同样牵动着许多离退休医生的心。在南昌,他们和机关干部一起给灾区搬运药品,守护着大批赈灾药品;在九江,他们给医疗队送饭、送水、降温;在鄱阳湖的大堤上,他们进行防病防疫的宣传。最值得人们崇敬的是永修县4位退休医生。他们一次次请求加入医疗队,表示自己身体能支撑,有为灾民看病的经验。县卫生局领导考虑到他们年龄大,再三劝阻。于是这4位老人自发组成一支离退休灾区医疗队,自己掏出2000元钱租了一条船,沿着受灾村庄和堤坝为灾民看病。人们称他们为“余热抗洪救灾医疗队”。
  在两个多月里,江西医疗战线的医务工作者在全省人民的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江西省卫生厅党委书记周标说:“抗洪救灾检验了我们的医德医风,我们的医务工作者不愧为人民生命的保护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