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国有资产在蛀虫手中大量流失,企业发出紧急呼救。请看江苏“10·17”专案——反腐败 保企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9-02
第9版(社会周刊)
专栏:社会调查

  国有资产在蛀虫手中大量流失,企业发出紧急呼救。请看江苏“10·17”专案——
  反腐败 保企业
  本报记者 胡果
  1996年底,一封署名“长山职工”的来信送到了江苏省石油总公司领导和省纪委领导的案头。长达数页的来信在一一列举了有关江苏石油总公司下属长山分公司经理崔章兴等盲目投资、挪用公款、非法集资,致使企业严重亏损、资不抵债的大量事实后,发出了“救救企业”的痛切呼唤。
  江苏省石油总公司长山分公司位于江阴市,扼长江咽喉,临黄金水道,背靠苏锡常地区,辐射整个华东大市场,多年来一直是省总公司的盈利支柱和江阴市的利税大户。从1991年起,出任长山公司经理的崔章兴,在不少人眼里是个敢于“开拓”、说一不二的能人。然而,事关重大,不能不查,经省石油总公司党组研究决定,省总公司工作组进驻长山。不曾想,一驻就是10个多月。
  暴露在工作组面前的一个个问题,既触目惊心,又深不可测。初步调查表明,这个年平均创利上千万元的优势企业,短短两三年时间,竟亏损1.5亿元、潜亏6000余万元,资产负债率高达153%!大量事实还表明:巨额国有资产的流失,主要源于崔章兴在决策上急功近利,独断专行,放弃油品、化工营销的主业,高息举贷,非法集资,盲目投资于南方房地产等。长期负债经营、管理严重失控、缺乏科学决策与民主监督,导致经营失败。崔章兴为摆脱困境,又我行我素搞起“国际大宗贸易”,进行赌博性经营,同时继续以“高息回报”为诱饵非法集资,企业经营由此陷入恶性循环的泥坑。
  1996年9月,崔章兴被免职。然而,一个个严峻的问题依然摆在企业面前:在“决策失误,投资不当”的借口下面,掩盖着什么样的私欲和勾当?大量流失的国有资产如何挽回?濒临破产、人心溃散的企业如何振兴?巨额的非法集资又该怎样清退处理?
  工作组深感经验不足、手段缺乏。在这种情况下,工作组成员统一认识:要彻底查清事实,解决问题,就必须打消“家丑不外扬”的顾虑,求助于党和政府的力量,求助于社会反腐败机制的力量。1996年9月20日,江苏省石油公司总经理张坊拍板,向省纪委发出“呼救信”。
  “长山事件”引起了江苏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1996年10月17日,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曹克明专门召开由省纪委、省检察院和无锡市纪委、检察院及江苏省石油总公司等单位共同参加的协调会,重申了二十字办案原则———查清问题,惩治犯罪,减少损失,维护稳定,促进发展。“10·17”专案组正式成立,一场上下联动的反腐败攻坚战就此打响。
  按照二十字原则,专案组狠抓打击犯罪。10月18日,无锡市检察院抽调精干力量奔赴江阴市,检察长王立人、副检察长孙裕芳亲自出马,迅速将主要犯罪嫌疑人控制起来。针对犯罪分子的攻守同盟、转移罪证,专案组展开细致而艰辛的调查取证工作,先后立案侦查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案件10起,涉及11人,光审计部门查阅核对的账册就装了几十麻袋,所办案件皆成铁案。崔章兴最终以挪用公款罪、受贿罪等被判处有期徒刑18年,罚处人民币5万元。
  案件转入司法程序后,专案组就此收兵未尝不可。然而,现实却不容乐观。面对亏损2.17亿元的企业,长山公司人心惶惶、流言四起。有人算了一笔账:不要说沉重的历史包袱随时可以将企业压垮,即使撇开历史包袱,按企业最好年景,填上这个大窟窿至少也得二三十年!企业急需启动资金,而遍布全国十几个省市数百家单位的清欠息、盘活资产以及稳妥处理好社会集资等项工作,仅靠企业自身又怎能完成!
  一个原本好端端的企业难道就此走向末路?大量国有资产难道从此流失无归?专案组全体成员形成共识: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来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反腐败工作也必须坚持两手抓———既要把蛀虫挖出来,更要把经济效益搞上去!
  从1996年10月到1997年2月,从1997年2月到1997年8月,直至1997年12月,“10·17”专案三次欲结案终又延期。保社会稳定、促企业发展,成为摆在专案组面前的新任务。他们配合企业领导班子深入基层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召开了“惩治犯罪,扶持经济”动员会、公司经济现状分析会、发展经济鼓劲会、“以案论法,及时整改”法制教育会,刹歪风邪气,树企业正气,鼓创业勇气,同时抽调得力干将进行追赃,并支持公司组织追款和盘活存量资产,北上北京、辽宁,南下广东、海南……在专案组的协助下,已追回各种款物折合人民币7000多万元,依法减少不当支出3000多万元,完成的资产转移达2300多万元,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国有资产流失,为企业走出泥沼赢得了宝贵的发展资金。
  得到来自社会反腐败力量的巨大支持,长山公司人心齐了,劲足了。他们建立健全了资金进出、财务管理等25项规章制度,及时调整经营指导思想,千方百计扩大市场份额,一心一意当好“卖油郎”。专案组进驻长山的400多个日日夜夜,企业经营不但没有停滞过一天,而且还得到较大发展。仅从1996年10月至1997年底,长山公司共增效4000多万元,减少亏损8000多万元。
  一个重信誉、讲效益、有潜力的长山公司又开始挺立在滚滚东去的长江边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