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洲头救学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9-03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洲头救学记
  本报记者 刘杰
  被长江洪水围困了两个多月的安徽省宿松县洲头村,9月1日一大早就响起了开学的铃声。孩子们坐上小船,从一个个露出水面的“孤岛”上,向最高处的临时教学点驶来。
  “开学了!”没上过一天学的张桂芝,比孩子还激动,6点钟起床烧水做饭,然后叫醒7岁的女儿小淑娟,早早地乘上了村里接送孩子上学的小船。比张桂芝还激动的是县委书记王宜斌,他已六次乘船来洲头村了。
  洲头村这次破圩,两层楼的学校一直泡在水里,留在堤坝上的小学能否按时开学呢?王宜斌牵肠挂肚,寝食不安,一次次地跑来,找村里、乡里的干部群众商量。他说:“老百姓遭灾已经够苦的了,再不能让他们为孩子上学犯愁了!”
  救灾先救学,救学靠自救。村干部兵分三路,到8个村一户一户地摸清了180名小学生的去向。45个四五年级的孩子转镇中心小学,集中住宿,插班就读;72个孩子投亲靠友就地入学;一二三年级的小孩子就在堤坝顶上借民房上课。在竖着“洲头灾区小学”牌子的堤顶上,王宜斌来到一年级教室,他站在后排课桌边,入神地看着老师上课。
  孩子们稚嫩的读书声冲出门窗,压倒了洪水汹涌的涛声,舒展了灾民紧锁的眉头,更滋润着县委书记焦虑的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