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当好“杠杆”——记灯塔市信用联社主任艾永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9-03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

  当好“杠杆”
  ——记灯塔市信用联社主任艾永锡
  本报记者 段心强
  我国最大的皮装市场——辽宁省灯塔市佟二堡镇,经济收入翻着跟斗往上涨。前几年人均年收入还是二三百元,乡财政收入一年不足50万元,如今人均收入已超过5000元,乡财政收入突破1000万元。当地的人们都说:“一个重要原因是信用联社很好地发挥了杠杆作用。”
  佟二堡信用联社在服务中壮大着自己:1994年扭亏为盈,1995年存款1.3亿元,累计贷款2.1亿元;1996年存款1.5亿元,累计贷款2.8亿元;1997年存款2亿元,累计贷款2.7亿元,利润达232万元,拥有固定资产673万元。因此,它被辽宁省评为“明星企业”,同时进入“全国十佳信用联社”、“全国十佳储蓄所”的行列。
  说起佟二堡信用联社,1993年还很不景气,满打满算存款200万元,年终结账亏损85万元。1994年4月,34岁的艾永锡出任主任,开始勾画新的蓝图:首先要扶植经济发展,让大家手里有钱,才能多存款;帮助大家搞好经营,才有人贷款。因此,他一上来就动员大家克服旧观念,从单纯办存款业务中走出来,当好经济发展的“杠杆”。
  农民种粮、养殖是本,既是当地生活之必需,又是全国稳定的基础,因此凡是种植、养殖需求资金,他都主动上门给筹集。佟二堡村有350多亩涝洼地,像是一口被扔掉的破锅,没有人去光顾。下岗干部徐正辉和农民邱振宇承包这片荒地,要搞立体农业:修水田种植水稻,稻田里养殖螃蟹;收获后对稻子深加工,把一等的大米投入国内外市场;把螃蟹加工成醉蟹,出口日本。然后用剩下的稻糠养猪、养鸡,再用猪粪、鸡粪养鱼,接着用养鱼池里的肥水浇地,不用化肥,生产“绿色食品”。但困难是资金不足。艾永锡陆续贷给他们300万元,搞起很有特色的民营农场。到1997年,除掉本钱外,纯赢利80万元。今年生产形势更加喜人,可望有个更大的丰收。
  种养业利薄,农民有钱后想搞工业挣大钱。他们根据市场需求和当地技术特长,搞起皮革加工业,不少加工厂因资金短缺而中途停产。艾永锡认为这是发展方向,便千方百计支持。
  农民陈传祥1996年办起皮装厂,但由于设备落后,产品老化,第一年就亏损100多万元,急需技术改造,但没有钱。艾永锡知道后,给他家贷款146万元,并指派一名懂经营的信贷员驻厂帮他们经营管理,改造设备,引进最流行的款式,很快打开市场。1997年扭亏为盈——当年获利几百万元,而且发展势头越来越好。在信用联社帮助下,陈传祥已有固定资产几千万元,今年将获得更大的利润。据统计,在佟二堡经商的9000多家业户中,8000多家得到过信用联社的支持。
  要扶植更多的乡镇企业发展生产,必须吸引更多的存款。艾永锡结合当地不断变化的实际,采取四条有针对性的措施:开始还没有大户,存款零散,为了积少成多,由1个储蓄所增加到4个,全镇7个贸易大厅的9000多个业户,都能十分方便地存款,又能或多或少得利,因此有钱了都随时存进信用联社,一年的存款额很快由200万元增加到7520万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