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激发创造热情——记“求知少年”活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9-03
第11版(教育)
专栏:

  激发创造热情
  ——记“求知少年”活动
  本报记者 卢新宁 毕全忠
  当11岁的毕闽浙站在台上流利地回答各种提问时,坐在台下的妈妈宋晓梦掩饰不住内心的骄傲与惊讶:这个有条有理、沉稳自信的孩子就是自己那个毛手毛脚的顽皮儿子吗?8月21日,在摩托罗拉(北京)公司的宽敞大厅里,60位像宋晓梦一样惊讶的爸爸妈妈目睹到自己孩子的另一面。
  这是摩托罗拉公司举办的“求知少年”暑期培训活动的尾声。在这项活动中,来自北京、天津的87名年龄在12岁至16岁的小学五年级至初中毕业的孩子,参加了为期一周的“求知少年”暑期培训活动。短短一周时间里,孩子们被分成若干个“迎接挑战”小组,以如何在中国市场营销对讲机新产品“TalkAbout”为主题,彼此合作、亲自动手,模拟制定市场营销方案。半个月前天津的“求知少年”们通过了家长和专家的检阅,今天,北京的60个孩子也站在了讲台上。
  幻灯展示中配插的那些新颖活泼的图案是孩子们亲手设计的;推销计划里那些有板有眼的市场调研图表是孩子们走访众多消费者之后精心绘制的;营销战略中各有千秋的推销计划是孩子们集思广益再三商讨集体确定的……一个个组的孩子轮流登场,亮出了自己的“最佳方案”,在给家长和摩托罗拉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作了一番演讲之后,还进行了“答家长、专家问”。
  尽管这些营销计划还不够成熟,神情略显严肃的“小大人”们也有些紧张,但台下还是不断爆发出热情的掌声。那些营销战略中实在不乏富有创意的构想,而孩子们的回答更显示出创造的勇气和自信。孩子们思维之敏捷、清晰,超出了大家的想象。要知道,大部分孩子仅仅只是在这一周时间里才接触到有关营销的知识。
  负责培训这批“求知少年”的摩托罗拉管理人员说:如何在中国市场营销TalkAbout型对讲机,是本次培训的主题,但隐藏在该主题下的更重要的主题是培养孩子们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终身求知的精神,培养团队精神,为他们担当未来的重任作一个准备。
  “求知少年”们的5天培训紧张严密:从周一“介绍问题”,到周二的“分析问题”,周三“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周四“接受反馈和改进”,直至周五“最终解决问题的方案”,每天都给孩子们设定当天应达到的“里程碑”——里程碑1:介绍本周问题(周一);里程碑2:组建工作小组(周二);里程碑3:小组向大家报告关键信息(周三);里程碑4:小组向大家报告解决问题的方案的设计情况……
  这一周内,培训老师提出的要求是:绝对地独立思考,自己开动脑筋解决碰到的所有问题。孩子们起先有些不适应,这跟在学校大不一样。面对十分陌生的营销,显得手足无措。一位培训老师说:“有时候,当孩子们问我时,我真想告诉他们该怎么做。但我还是很认真地对他们说,这是你的问题,应该自己解决,不要问别人。”几次下来,孩子们便不再祈求外援,每个小组成员抱成一团,分工协作,经历了许多第一次:第一次自己设计广告方案,第一次亲自深入市场调查……刚刚念完五年级的刘霄云小朋友在培训第一天上台作演讲时,紧张得哭了出来,然而到了最后一天,他已能面带微笑,流畅自如地回答评委们的提问。孩子们发现了隐藏在身上的另一个自己。
  说到这一周的收获,孩子们的回答各有不同:“让我真正动脑筋去做事”,“我们学到了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对自己更加有信心了”。而家长们认为,这样的活动与学校教学截然不同:学校教育主要讲接受,孩子们只要接受了老师灌输的知识就行;而这里单靠接受则寸步难行,它要求孩子不断地主动求索,超越自己。“求知少年”活动发挥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团结互助精神,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求知欲,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天地。
  短短一周,时间匆匆,意犹未尽。摩托罗拉这项原名为“探索”的“求知少年”活动自1993年开办以来,已受到世界30多个国家2000多名孩子的欢迎,如今又赢得了中国孩子们依依不舍的目光。实际上,这种被教育学家称为“案例教学”的教育方式,在美国等国家已被普遍运用于中小学学校教学中,并被公认为是一种成功的方法。遗憾的是,在我们国家这种方式还很陌生。可以说,中国的“求知少年”们成功通过的这次“挑战”,实际上也向我们的学校教育提出了挑战:在今天的教育中,究竟应该如何发掘孩子们的潜力,如何让孩子们发现一个更广阔的自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