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藏在深闺人未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9-05
第8版(副刊)
专栏:笔墨山水

  藏在深闺人未识
  李恒瑞
  在以生产煤炭能源著称的淮上都市,名震遐迩的淮南八公山古战场腹地,还有一片“藏在深闺人未识”的秀山丽水,叫人一走近她,便禁不住要发出由衷的惊叹!
  这就是淮上卧龙山风景区。沿着清澈见底的狭长的卧龙湖岸崎岖的山石小径缓行,恍若在深山幽峡的谷底泛览,层叠的八公群峰,森森林木的葱茏,浓荫深处生出淡淡的雾气,宛若轻纱蒙面的处子,此刻顿然惊讶地领略到八公山的壮阔与雄奇。那种感觉并不次于置身在黄山幽谷,甚至比她还要好。因为黄山虽美,却少了这一池波光潋滟的好水。“水光山色”,山离开水,总是逊色得多。卧龙山兼而有之,也算天下难得了。
  站在山上俯瞰,真有那种“高峡出平湖”的恍惚与傲岸,以至让我们把一番奇思妙想在粼粼波光上久长地驻足。踯躅间,一群生动“绵羊”朝我们走来,我们把目光丢在一个个石的间隙,极想搜寻这“羊群”的来历:也许青山受绿水诱惑,失去了贞操,诞生了这片奇特的碎玉,留给后人作无限地想象与揣度。天然造化,为卧龙山景观增添了玩味的幽趣。也可以想见到这池碧水的造化与爱的力量,而绝非人工水库的运作,能够把山岩镌刻成这栩栩如生的画幅。卧龙幽谷的久远与绵长也就不言而喻了。
  蓦然回首,粼粼碧波冲出一片满载的惊呼,腾空的快艇破开一条晶莹如雪的沟壑,尔后又被微风缝合。这是风景区特设的游乐项目。
  我们在一块标有“卧云窟”三个红字的岩崖低徊,一堵奇特的礁石耸峙在湖岸,虽不险峻,却也峭陡直立,如斧劈剑削,石涧下深不可测,整个岩礁有数米之高,名为“卧云”,确也别出心裁,一笔勾勒出文化的品位。
  沿湖岸北上,有一大片瓦砾废墟,据说此处即是晚清状元孙家鼐的花园遗址。孙氏好眼力,占据了这大片风水宝地。想当初这里定然是香车宝马,朱门绮户,繁花竞妍,燕语莺声,一派豪奢之气,被这山水灵光秀化,不愧是修身养性,纵情放歌之所,只可惜被战乱与刀兵毁之殆尽,只留下无数遥想和一嗟长叹。
  我想,倘能按照史载和传闻的描述,再恢复这片花园的建筑规模和园林设计,重现当年的文化胜景,供今人观瞻游览,岂不又为卧龙山增辉添彩么?
  颇让我们惊赞不止的是花园遗址旁侧有一片数百株拔地冲天的青桐林。一株株伟挺峭立,直插云端,树干的挺直与修长非一般林木所能及。连西北的白杨林与东北的水杉松都无可比拟。有专家称:青桐立地拔天是它的属性,但像这里如此高大茁壮,世间罕有。我想也许它们沾染了“状元”公的富贵之气,或是摆脱了世俗的偏颇与无端的钳制能,在这无拘无束的山野散发出正直的天性和勃然的生机之故吧!
  出于由衷的景仰,我特意搂定青葱一株,合了个影,作为自己应当学做青桐般正直伟岸地做人的鞭策。
  清澈明净的湖面,搭一座旧油桶串联上覆盖木板的浮桥,让我们战战兢兢享有了第一次踏波而过的感受,并对“桥”的概念又多出一重新的见识。
  在湖畔山林的岩石间,不时有点点片片淡红浅灰玲珑精巧的圆顶布篷出现(有人称为“蒙古包”),那是供游人恋侣假日述情与休憩或寻觅某种情调而设。
  卧龙山风景区风光与景观名目不少,有些深为岁月的尘土掩埋。外扬的不够,大多不为外界所知,诸如太妃墓、姐妹泉等二十余处,倘能完全开发整理,与古寿州城、珍珠泉、淮南王刘安墓、凤合茅仙洞连成一条旅游干线,而以卧龙山风景为核心,不失为一种丽思妙想,一旦轰然出阁,定会容光焕发出诱人风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