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不败的雪莲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9-05
第6版(文学作品)
专栏:真情如歌

  不败的雪莲花
  赵发元 贺苓
  一九六三年上高一时,全国统编语文教材中有篇小说叫《牧场雪莲花》,今天虽然已忘却了小说中具体的人物、情节和环境,可篇名依然记得真切。
  几十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得知小说的作者竟是电视台一位朋友的叔父,久埋心中的向往崇敬便油然而生。我对这位朋友说,什么时候领我见见你的叔父。
  可是一直没有机会。直到前不久,我们想到一个文题:陕西文坛,兄弟姐妹数人,父子祖孙数代,这种既有血缘关系,又有成就影响的文化人不少,避开前人所写,研究一下他们成才的奥妙,弄点有新意的文章,是件有意思的事情。在我们准备写的人当中,就有权宽洲、权宽浮、权裕三兄弟,其中权宽浮就是《牧场雪莲花》的作者。
  一个雨天的下午,我们见面了。这既是我们的相识,也是他们兄弟难得的相聚。权老大满头华发,满面红光。他退而不休,刚忙完西安市的“石榴花”大赛,又准备赴外省为今年的西安古文化艺术节选节目。权老二,即宽浮先生,虽然形容瘦削,性格内向,但旧事重提,心情也非常愉快。老四权裕,主编《公共关系》杂志,致力于公共关系的教学与研究,著述多,成果丰,他对我们这点子蛮高兴。
  那天谈得最多的话题是《牧场雪莲花》,我想竭力弄懂坐在我们对面这位十分瘦削的老人,有着一种何等样的“锦绣肝肠”,如何能够吐出那么美妙的锦绣华章。
  一九四九年五月,十八岁的权宽浮辞掉了小学教师的工作,跟随解放军向西北进发,解放兰州,进驻新疆,后来成了连队的文化教员。一九五一年他进了新疆军区文化部创作室。火红的年代,青春的年华,加上广袤的热土,权宽浮文思泉涌,一曲《解放军同志请你停一停》的歌词唱遍了三军。
  从此一发而不可收。《老英雄下山》、《春到准噶尔》、《火焰山的葡萄沟》、《白云深处是人家》……一篇接一篇,一本接一本,发表了,出版了,一颗文学新星升空了。一九五七年,权宽浮参加了中国青年作者全国代表大会,受到了周总理等中央领导的接见和鼓励。
  一九五八年七月,《牧场雪莲花》诞生在天山脚下。小说一面世,就受到文坛泰斗茅盾的好评,收入茅盾主编的《短篇小说的丰收》一书中,后来又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短篇小说选》,足以说明小说的影响和价值。
  我说:“够了,够了,张若虚一首《春江花月夜》,有孤篇盖全唐之誉,权先生一篇《牧场雪莲花》,进了中学课本,影响了整整一代学子,抵得上十本八本的平庸之作。”
  先生笑了,随即摇摇头:“那时只强调文学的教育意义,“左”的东西不少,不比现在思想、艺术这么多元化。其实那篇小说思想挖掘不够深刻,结构和表现手法上也有好多不足,只是景物描写有些诗情画意,故而被肯定了。”
  那天,权宽浮还讲了部队初进新疆时许多趣事,我心想,以后会有机会多聊,掏掏这位老人心中埋藏的“富矿”。孰料那次见面后不到两周,传来噩耗,先生竟于日前撒手人寰,大去不归了。
  第一次见面竟成永诀!我们为权氏三兄弟作的文章还在酝酿之中。那一面,有几多幸运,又有几多遗憾。
  今天,当我们从浩瀚的书库中找出《牧场雪莲花》时,虽然她的作者已经超然仙游了,可是那如歌如画的天山风光,那天山脚下纯朴的牧民,那活泼美丽、勇敢善良的“雪莲花”姑娘……都踏着那个并不陌生的时代足音,再次走进了我们的心海,我们仿佛真的看见了盛开在天山雪线上的圣人草——朵朵洁白的雪莲花。曹丕讲过:“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正是:牧场雪莲花常开不败,笔间丹心意绵延永怀。
  愿以此文吊祭先生在天之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