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金融危机牵动俄政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8-25
第7版(国际)
专栏:热点对话

  金融危机牵动俄政局
  本报国际部编辑 唐进修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刘刚
  编辑:8月23日,叶利钦总统突然宣布解散基里延科政府,任命前总理切尔诺梅尔金为代总理。请问,为何在不足半年时间内,俄罗斯又一次解散政府?
  记者:本月21日俄罗斯国家杜马特别会议作出决议,对政府工作表示不满意并建议叶利钦总统停止执行国家元首权力,自愿辞职。决议认为“总统未采取有效措施以保护公民的宪法权利,未能确保各权力机构相互协调使国家摆脱金融、社会、经济危机”。杜马议员们认为,当前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已“造成对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及俄联邦独立的直接威胁”。杜马决议须经联邦委员会审议通过才能有效,联邦委员会主席斯特罗耶夫立即声明说,不会把杜马的决议列入会议日程进行讨论。叶利钦总统也于当天表示,不会接受国家杜马的“建议”。
  导致俄罗斯政局再度动荡的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日益恶化的俄金融危机。
  编辑:俄罗斯总统、总理、央行行长都曾一再声称,卢布决不贬值。可是,本月17日俄官方宣布,将执行6—9.5卢布兑换1美元的新汇率。这实际上意味着卢布贬值。那么,俄罗斯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从而导致俄政府采取这一措施?
  记者:俄当局采取上述措施是受严峻的金融形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8月以来,俄金融市场形势不断恶化,股市、债市价格一路下跌。这种形势如任其继续下去,俄罗斯金融市场完全有全面崩溃的可能。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俄政府和中央银行发表联合声明,采取了稳定金融形势的综合措施。
  致使俄罗斯陷于金融危机的诱因很多,如,世界石油市场价格下跌,影响了俄罗斯外汇收入;国内外投资者对俄的经济发展缺乏信心,不断抽走资金;预算赤字不断扩大等等。不过,经济专家认为,造成俄金融市场动荡的主要原因还是政治局势不稳定,经济长期萧条,生产下降,社会动荡不安等老问题。例如,今年头7个月,俄罗斯工业生产继续滑坡,工业产值仅为9050亿卢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3%。农业生产比去年同期下降16%,固定资产投资减少0.2%,外贸出口继续下降,进口却在增长。7月份居民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8.2%。
  编辑:卢布贬值对俄金融市场以及整个经济、政治形势产生何种影响?请谈谈俄罗斯各方面人士的看法和估计。
  记者:卢布贬值首先带动了物价上涨。日前,记者购物时发现,照相用胶卷由18卢布一个升为25卢布;熟鸡肉由55卢布1公斤升至60卢布;生鸡腿由14卢布1公斤升为17卢布……在银行记者看到的是,居民排着长长的队伍抢购美元,而银行往往到下午就宣布美元告罄。
  部分经济专家认为,卢布贬值加上俄征收销售税、取消增值税优惠和提高进口税等因素,到今年10月,俄物价可能上涨80%。年通胀率将不是原先预计的6%,而可能达到12%。物价上涨导致居民实际收入减少,社会不满情绪将升温。
  国家杜马主席谢列兹尼奥夫说,政府的决定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弥漫性”货币贬值已经开始,居民中出现了“轻度恐慌”。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认为,政府的措施将导致物价上涨和一些银行倒闭。“外汇走廊”下限调整后,受打击的首先是生活不富裕的老百姓。地方的反应更为激烈,克拉斯诺雅尔斯克州长列别德说,政府拒绝向外国投资者清付债款的决定表明政府承认国家已经破产。圣彼得堡市市长、萨哈林州长等一些地方官员认为,“外汇走廊”下限的调整将导致国家经济的彻底崩溃。也有人持不同看法。独联体执行秘书别列佐夫斯基认为政府的决定“十分正确”,这些措施并不意味着政府将采取通货膨胀政策。总统特别代表丘拜斯指出,政府和央行的目的在于解决预算问题和帮助银行渡过难关。
  编辑:俄罗斯的金融形势及政府采取的措施在国际上引起何种反响?
  记者:俄罗斯金融形势恶化将对世界产生一定影响。据报道,乌克兰国家货币已经开始贬值。乌克兰总理普斯托沃伊坚科已建议召开独联体政府首脑会议,商讨对策。英、美股市投资者担心国际金融组织给俄罗斯的贷款蒙受损失,19—21日连续3天抛售相关股票,导致英、美股市双双下跌;手持俄国家债券的外国投资者更是怨声载道。美国政府认为,俄经济改革的成败对于美国和国际社会都具有重大影响。它呼吁俄罗斯政府迅速采取行动,恢复信心,包括采取谨慎、合作的态度解决债务问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行总裁康德苏发表声明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立即研究俄政府为稳定金融市场所采取的步骤。他认为,俄政府过去采取了令人满意的改革措施,但金融市场没有建立起信心,致使俄罗斯外汇储备减少。
  总的看,国际金融组织对俄罗斯政府采取的稳定金融市场综合措施持肯定态度。21日莫斯科外汇市场初显稳定迹象。各兑换点汇率普遍回落到7.7—8.0卢布兑换1美元的水平。但政府的“稳定措施”最终将取得何种效果,还很难说。莫斯科的政治形势还在变化之中,反对派在要求叶利钦“自愿辞职”的同时,仍在推进对总统弹劾的进程。切尔诺梅尔金再次披挂上阵,能否扭转局势,也有待观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