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一篮鸡蛋的传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9-10
第12版(副刊)
专栏:

  一篮鸡蛋的传说
  姚彩霞
  有人说,一部好的作品可以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这话是不是真理,我们暂且不论;但它肯定包含有某种道理,即文学所具有的潜移默化的导引作用,这一点估计多数人还能接受。我是从一部纪实性作品里得知姜瑞峰这个人的,有关他的背景材料,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那本叫做《黑脸》的长篇报告文学,他是这部作品着力刻画的主人公。我现在不是要对作品评头论足,而是想说说作为书以外的这个人,说说与姜瑞峰相关的一件小事。
  那是好几年前发生在河北永年县的事,很多人对此已经淡忘,但是有一个人至今念念不忘。
  一位年近七十的老大娘,因为盖房而向砖厂提前交了买砖的钱,但是迟迟拉不到砖。很长时间过去了,可以拉砖了,然而砖价翻了番。也就是说,原来交的钱只够买一半的砖,而想买到足够的砖,就要再交相当数额的钱。否则,要么你别买砖,要么拿走你的预交款。
  先不说为攒这些钱,老大娘怎样节俭;也不提再交很大数额的钱老大娘有多么困难。只说交了钱后等待拉砖的那段时间。一天一天,一月半年,一年,两年,老大娘的期盼可以称之为望眼欲穿。砖厂在需求大于供货的情况下用预交款加快了资金周转,按理,老大娘应该有相应回报;就算是无偿支援,至少应该得到与交款时间同期同价值的砖。
  老大娘说不出这里面的道道,但她觉得这件事不合理。她扭着一双小脚去找砖厂厂长理论,找工业局长反映情况,讨个说法。这个说法并不好讨,老大娘连连碰壁。领导同志每天有许多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一个买砖,针尖大的小事也来找县委县政府,那这领导还能办什么大事?领导都陷进鸡毛蒜皮的琐事当中,党的路线方针谁来贯彻?全县的脱贫致富谁来管?这种声音来自一部分人。还有一种声音,动不动就找领导来,你都接待,这不是鼓励上访是什么,都上访,就会影响安定稳定局面,这不符合上级精神。另有一种声音,找包青天去,看他有什么办法。
  老大娘就找到了姜瑞峰。
  姜瑞峰认为这件事非同小可。他的观点是,买砖事小,但对于老百姓来说盖房娶亲,就是一生中的大事!老百姓的事,当官的不用心不热心去办,还能办得了什么大事。不为老百姓办事,伤了群众的心,就是败坏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这个官就该撤职。
  姜瑞峰带着老大娘坐上车,直奔砖厂。
  这个细节后来被搬到了电视剧里。但是,还有一个细节,电视剧中没有。
  老大娘跑断了腿磨破了嘴的难题,由于姜瑞峰的直接参与或者干预,得到妥善解决后,老大娘情不自禁地喊:共产党万岁!这给姜瑞峰很大的震动,一个党员为人民做了应该做的事,却能在老百姓心眼里激起这种最朴实真挚的回应,这令姜瑞峰感动而又不安。这个复杂的瞬间激励着他,他已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一名党员,而是代表一个群体,在百姓中植根,开花,结果。
  老大娘送他的一篮子鸡蛋他破例收下了,然后他把自己家的鸡蛋装满竹篮,以一个儿子对待母亲般的情感去探望大娘。
  老大娘落泪了。她一生不会忘记这一篮子鸡蛋带来的感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