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民情日记簿”的启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9-09
第9版(社会周刊)
专栏:一家之言

  “民情日记簿”的启示
  王立胜
  最近,笔者到山东省青州市五里镇调研时发现,该镇机关百余名干部每人都有一个小笔记本,下乡进村听到群众有什么意见、建议或要求,就一一记录,镇干部和群众称之为“民情日记簿”。对于记录在“簿”的问题,镇党委、政府每周召开一次会议听取汇报,限期解决。据了解,五里镇自今年3月实行镇机关干部记“民情日记”以来,共为群众提供生产致富信息85条,解决各类纠纷36起,为群众解决急需的生产资金60余万元。群众反映:“民情日记簿”是镇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好法子,为他们解决了实际困难。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干群众之所需,需要俯下身子,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面对面”地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疾苦。这种务实之举,能摸清民情,了解民意,做到“有的放矢”,为群众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民情日记簿”虽小,但所记的是民意,它拉近了镇干部和群众的距离,真实地反映了群众的所盼所急所想。及时地为群众排忧解难,群众怎么会不欢迎?相反,那些不深入基层,严重脱离群众,搞假“承诺”,造“政绩工程”的做法,又怎能让群众满意呢?
  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应该常怀为民之心,常思为民之策。如何立足民情,心系群众,求真务实,从群众的需要出发,多办实事,办好事,五里镇机关干部的小小“民情日记簿”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