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班公湖看鸟——阿里纪行之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8-25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边地行

  班公湖看鸟
  ——阿里纪行之三
  本报记者 张忠
  历史上,阿里有“三围”之称,即分称普兰、扎达、日土为雪山、岩石和湖泊围绕之地。日土县境内大小湖泊星罗棋布,数得上的大湖有十来个,其中的班公湖最出名,湖上的鸟岛是游人不可不去的地方。
  去鸟岛有两条途径,一是动用当地驻军的船只,二是乘坐“班公湖主”李先国的小木船。到日土的当晚,县委吕副书记热心地帮我们请来了李先国。46岁的老李是四川达县人,来日土已有5个年头了,本是冲着县里的鱼粉加工厂来的,后来鱼粉厂因故未能正常运转,老李便在班公湖畔开起了小餐馆。餐馆在西藏至新疆的必经之路219国道旁,与湖水一路之隔,成了过往旅人憩息赏湖的好地方,生意自然不错。老李将挣来的钱用于“再投资”,去年11月,他花了2万多元盖了4间房,办起了招待所。“湖主”本是戏称,但这些年来,老李还真成了班公湖唯一的“民间守护人”,说起湖来头头是道。为改变湖畔光秃秃的景象,他沿湖种了400多棵新疆杨树。
  海拔4200多米的班公湖东西走向,全长150多公里,最宽处10余公里,最窄处却不足10米。湖域大部分位于我国境内,一小部分在克什米尔。班公湖的藏语名字叫做“错木昂拉仁波湖”,意为“长脖子天鹅湖”。令人颇感奇异的是:班公湖水自东向西依次为淡水、微咸水、咸水。同系一湖水,在我国境内是淡水与少量的微咸水,到了克什米尔竟成了人畜都不能饮用的咸水了。
  湖上有浪,遇上大风天气,浪高可达2米多。安全起见,老李建议我们从距鸟岛1公里的最近点上岛。于是小木船被抬上了卡车,这一程便是30余公里。
  蓝天碧水,白云轻扬,远处雪山依稀。小船晃晃悠悠,未见鸟影,耳旁已充盈了清亮的鸟鸣,更衬出四周的宁静。先是一二只棕头鸥在空中自由翱翔,渐渐地离岛近了,成群结队的海鸥绕岛盘旋,紧接着我们就看到了鸟群遮空蔽日的奇观。
  同行的丹增局长是个“老日土”,生长于日土,又在日土当过一任县长。他告诉我们,鸟岛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每年4月底5月初就开始有大批鸟类来此孵育后代,其中有天鹅、班头雁、灰鸭、红头潜鸭等,数量称最的当属地中海棕头鸥。在记忆中,鸟类来此最多的年份应有五六万只,常年也有2万只上下。可“湖主”李先国的估测却令我们吃了一惊,他说,最多时大约有10万只。
  在西藏众多景色绮丽的名湖中,班公湖并不出众,是鸟岛赋予了她无与伦比的魅力。
  题图:群鸟舞蹁跹。
  张忠摄(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