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农民增收减负形势不容乐观——湖南河南四川三省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9-10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经济观察

  农民增收减负形势不容乐观
  ——湖南河南四川三省调查
  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调查组
  由于农产品价低难卖,乡镇企业增速放慢,外部环境偏紧,农民增收减负形势严峻。
  农民增收的有利条件减少,不利因素增多
  1.粮食定购数量和定购价格“双减”,使农民减收。今年与去年相比,由于粮食定购数量和定购价格“双减”,将使湖南省农民人均减收31元。河南省因夏粮减产、粮食保护价和定购价下调,全省农民约人均减收62.5元。
  2.生猪价格下跌,农民养猪收入剧减。湖南省生猪价格从去年12月以来直线回落,到5月中下旬已降至近三年来的最低点。今年湖南省农民养猪纯收入将比去年减少54亿—60亿元,人均减收100元以上。河南省猪粮比价也降到了1∶4.6,且尚未降到谷底。如果下半年猪肉价格没有强有力的反弹,河南农民来自养猪的收入下降已成定局。四川省今年6月份,仔猪价格下降26.04%,生猪价格下降31.1%,猪肉价格下降23.46%。
  3.外出打工人员减少,务工收入下降。据湖南省醴陵市调查,全市45万个农村劳动力中,常年外出打工的约4万多人。1997年外出打工人员寄回现金1.6亿元,按全市89万农村人口计算,人均177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529元的15.8%。今年通过劳动部门下属的劳务输出总公司组织外出的民工仅为750人,比去年同期减少96人,下降10.7%,自发外出的也比去年下降10%左右。同时,劳务工资水平也出现下降趋势。
  4.来自乡镇企业和二、三产业的收入减少。今年一季度,河南省农民家庭经营的非农产业现金收入出现全面下降态势,与去年同期相比降幅达10.7%;农民从各类企业获得的劳动报酬仅增长0.5%。湖南株洲县渌口镇两位从事长途运输的专业户讲,往年这个时候,他们至少能挣4万—5万元,而今年却不及往年的1/3。
  尽管合同内的负担总额得到控制,但农民实际承受的负担仍然较重
  从统计上看,三省各市县农民人均负担占上年纯收入的比重一直控制在5%以内,并且在逐年降低。但农民实际承受的负担仍然很重,5%以外的负担名目繁多。屠宰税、农业特产税按人按田亩摊派、强行摊派共同生产费、两工以资代劳款以及各种集资款项仍未得到纠正和有效遏制,农民意见较大。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农民普遍认为三费(教育费、水利费、电费)太重,反映强烈。一是为实现教育双基达标(基本扫除文盲、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集资数额过大。湖南省湘潭县近三年来为完成教育双基达标验收,共投入经费1.75亿元。为此全县农民连续三年每年交了5000万元,人均每年要交50元左右,目前还有2600万资金缺口。二是水利集资负担重,有的地方甚至重复多次征收。三是电费太贵。湖南湘潭县河口镇板桥村调查,每度电价为0.82元,不少农户除了孩子晚上做作业时用电外,其他时间都不开灯。
  农民经营土地不赚钱,部分地区存在土地弃耕撂荒现象
  据湖南省调查,由于土地经营不赚钱,主要产粮区益阳、常德、岳阳三市,今年一季度有10.49万农户弃耕,占农户总数的3.34%;水田弃耕面积23.37万亩,占水田总面积的2.33%。
  造成弃耕的原因:一是农民负担重。由于税费是按田亩计征,农民弃耕撂荒是避免按田亩分摊的税费负担。如湖南华容县团州乡团福村1998年亩均负担高达289元。二是种粮比较收益低。湘潭县石潭镇的农民算了一笔账,今年种水稻平均亩产为750公斤,价格按每公斤1.04元计算,产值为780元,在活劳动不计入成本的情况下,扣除391元的物质生产成本和123元的上交款,种一亩水稻收益在260元左右,若把活劳动计入成本农民就所剩无几甚至是亏本种田。三是弃耕的地区往往自然灾害频繁,农田基本设施差。四是越来越越多的农民弃耕外出,转向二、三产业。
  各项任务过重,乡村干部普遍感到压力太大
  湖南省提出今年农民人均增收200元的目标,市(地)县各级都相应地提出了增收300元的目标,基层干部普遍感到工作压力很大。此外,各级财政增收任务太重。株洲县仙井乡今年的财政任务为320万元,实际上最多只能完成183万元,缺口达137万元,而且多年已累计欠债60万元。从今年3月份开始乡里只发基本工资,长途电话关了,小车也停开了。该乡的党委书记说“干了多年农村工作,没有现在这样难干。”
  要创造有利于农民增产增收的良好外部环境
  1.切实保证中央粮食购销“三项政策”的贯彻落实,稳定粮价水平。各省区对粮食价格调整要十分慎重,要体现国家对农民利益的保护和政策的连续性。有关部门应对今年粮食购销“三项政策”,特别是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政策进行督促检查,务必落实。
  2.为农民外出打工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各地在制定政策时,要为农民进城务工创造一个公平宽松的外部环境。
  3.有针对性地切实加大农业投入。一是痛下决心,切实加大对湖南等南方省区的水利投入,从根本上改变这些地区水利基础条件,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加大对乡村公路建设的投入。三是加大对农业科技投入,通过开发、引进、推广品质优良且产量较高的新品种,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四是加快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
  4.加快农村小城镇的建设,带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一方面要加大银行中期信贷对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投入;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增加税源,切实改变小城镇政府在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上捉襟见肘的局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