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阅读
  • 0回复

科学技术是抗洪抢险胜利的保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9-12
第6版(经济专页)
专栏:

  科学技术是抗洪抢险胜利的保证
孙忠祖
  与洪灾搏斗,勇者可敬,智者可胜。决战今年洪水的胜利,归功于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归功于改革开放20年所建立的强大的物质基础,归功于全国人民万众一心顽强拼搏,也归功于水利科学技术的巨大支撑。今年中国抗洪抢险的最大特色之一,也是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在打硬仗、恶仗、持久仗的时候,依靠科技决策,依靠科技指挥,依靠科技调度,依靠科技人员现场指导,打了一场智慧仗。
  汛情预报 功不可没
  今年有没有洪水,洪水水位有多高,持续时间多长,堤防工程能否抵御洪水等是防洪指挥的基本指标体系,是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建国近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现代化的水利信息系统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地逐步发展起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水利防汛部门都普遍采用了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卫星雷达系统、航空航天遥感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在天地之间建起了一个高科技立体监测网,及时地把握江河洪水的脉搏。全国各地主要地段的水情、雨情数据和卫星云图,通过计算机网络、电话、电报和传真,及时输入国家防总的防汛调度信息系统。长江沿线的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都应用GMS卫星系统,开通与海事卫星系统的联系,使长江巨龙上空亮起了一双警惕的“眼睛”。
  从1992年起,国家加大对长江流域信息系统的投入,现在长江大部分江段都实现了电脑联网。靠电报每6小时传递一次水文数据的方式,已成为历史。电脑系统每一小时、特殊情况下每半小时或15分钟就可以会商全流域的雨情、水情、气象。由于普遍安装了自动检测装置,现在,长江、黄河重要堤段每增降1毫米雨水、增高1厘米水位,长江水利委员会和黄河水利委员会都会及时收到动态报告。
  按国际惯例,大江大河水位预报,在洪水预见期比较长的短期预报,允许误差20厘米。今年,水利信息部门对长江、嫩江的洪峰水位预报做到了提前1—4天预报,而绝对误差不超过4厘米,这在世界水文预报史上还不多见。高新技术使今年抗洪水文预报做到了准确、超前、详细,为抗洪斗争作出了特殊贡献。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水文情报预报减灾效益高达200多亿元以上。
  运筹帷幄 科学决策
  今年初,水利部的专家就提出了长江可能发生1954年型大水的汛情预报,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要求国家防总提早作出动员和部署。汛前,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钮茂生,国家防办主任、水利部副部长周文智等领导同志多次亲到长江、淮河、海河检查指导工作,明确要求长江沿线各省防总按1954年型洪水作好一切防汛准备。尔后水利部又派出四个专家组赴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帮助制定除险加固方案。水利部根据专家的意见,追加长江防汛投资,强化堤防和险工;长江沿岸各省组织群防队伍,开展军民联防演习,储备防汛物资,作好迎战洪水的一切准备。
  入汛以后,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运筹帷幄,科学决策,为战胜肆虐的洪魔确立了战略思想。
  8月7日,党中央果断作出长江防汛三个确保的决定,确保长江干堤安全,确保长江沿岸重要城市和主要交通干线安全和确保人民生命的安全。
  8月14日,江泽民总书记亲临湖北发表了《夺取长江抗洪抢险决战的最后胜利》。8月16日,长江防汛进入决战时刻,中央政治局又听取了抗洪抢险工作汇报,对抗洪抢险工作确定了迎战决策。
  今年长江连续出现了8次洪峰,嫩江出现了3次洪峰。历时之长,水位之高,百年罕见。面对严峻的水情,仅有勇敢是不够的,必须科学地、全面地运用流域的防洪体系,实施防洪调度。水利部的水利专家提出应根据长江干流不同时段、不同区段洪峰来水的不同,运用建国后建设的水利工程,蓄水拦洪错峰的调度方案,以保证薄弱堤段安全度汛和减轻险工险段的压力。如五、七、八次洪峰时,防总要求四川、重庆地区的大中型水库全力拦蓄洪水;利用隔河岩水库蓄水错峰;利用葛洲坝水利枢纽、五强溪、柘溪水库控制下泄流量,为长江城陵矶河段错峰;利用丹江口水库减少汉江来水,从而降低武汉洪水水位。这些方案经国家防总统一指挥实施后,极大地减轻了长江干堤和武汉市的防洪压力。
  现场指导 有效排险
  在今年的抗洪抢险斗争中,各种科学技术广泛应用到抢险、堵口实践中。堤坝隐患电法探测、振动沉管挤密注浆、高压喷射灌浆、四面六边护坡框架、高速高强化学材料等多项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不仅大大提高了抢险效率,而且在关键时刻决定了抢险的成败。
  8月7日,九江市防洪墙决口,在抢险堵口决战中,水利部专家组及时赶到出险现场,迅速果断地制定了抢险方案:首先于决口之外抢筑一道百余米长的挡水围堰,以减缓洪水的流量与流速,继而与北京军区某部官兵一起在决口处采用了“框架结构土石组合坝技术”,在约60米长的决口处架起一排排钢管木架并填充数千吨石料。短短两天时间里就使溃口合龙。朱镕基总理称赞,解放军和专家技术人员在这次堵口抢险中发挥了高超的技术,立了功。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水利专家。水利部和国家防总办公室从水利系统抽调的几百名专家,战斗在抗洪第一线。在专家的帮助下,许多地方扩大了巡堤查险的范围,改善了查险方法,采取及时有效的抢险措施严防死守,排除了一个又一个重大险情。截至目前,仅长江抗洪前线的水利专家就已协助当地军民查处干堤发生的险情近5000处。当地的干部群众说:“有水利专家在,我们就有了主心骨”,“水利专家在抗洪一线指导抗洪抢险功不可没”。
  (作者为水利部政策研究室主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