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造一个数字地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9-12
第7版(科技)
专栏:

  造一个
  数字地球
  陈幼松
  6月1日,江泽民主席在接见部分两院院士的讲话中,提到“数字地球”这一新概念。
  “数字地球”最先由美国副总统戈尔提出。他认为,现在我们一方面存放着大量非常有用的信息,一方面又让它闲置起来,慢慢地过时而变得无用。就像一边众多人群在挨饿,另一边堆积如山的粮食却在霉烂一样。建立“数字地球”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
  数字地球指的是地球信息模型。在这里,“数字”是“信息”的同义语。数字地球就是把地球上每一角落的信息都收集起来,按照地球上的地理坐标,建立起来的完整信息模型。这样,我们就可以快速、完整、形象地了解地球上各种宏观的和微观的情况。
  所以不把这些信息像普通数据那样放在数据库里,而是按地理坐标存放,建立数字地球,是因为它既能体现这些数据的内在联系,又便于检索利用。
  数字地球把地球上任一地点的所有信息都组织起来。不仅有自然方面的,包括地质、地貌、气候、山川河流、动植物分布等等,还有人文方面的,如历史沿革、风土人情、交通状况、经济、文教、人口等等。利用数字地球,有助于在教育、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土地使用规划以及解决危机(亟待解决的问题)等许多方面,产生广泛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数字地球还使得能够对人为或自然的灾害,及时作出反应,并使全球能够联合起来,面对长期的环境挑战。
  数字地球还有许多具体用途。例如通过它掌握各地的治安状况,有助于恰当部署警力打击犯罪;利用它的数据,模拟环境变化对濒危动植物的影响,有助于及时采取适当措施以保护生态的多样化;森林递减率是影响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利用数字地球中卫星对某地区监测的数据,可以推算出森林递减率,因而可以作出气候变化的监测;通过数字地球的卫星图像可以掌握作物病虫害及其生长状况,便于进行科学施肥、施药、灌溉,这可以提高作物产量。
  1998年初,美国政府已批准图像分辨率达1米的商用卫星系统投入运行。通过它获得的许多数据可作为商用图像或通过有偿服务出售。这将为许多公司开拓一个巨大的数字化市场。预计利用数字地球信息,每年可获得几十亿美元的经济增长。
  数字地球上一部分信息是公共信息,公众可免费使用。学者们可以利用数字地球的数据作各种研究,包括了解人类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还可以在数字地球上任何地方作虚拟旅行。
  尽管数字地球非常有用,但要建立它需要许多高深的技术。例如大地资源卫星拍摄的照片分辨率要能看清地面上方圆20厘米大小的东西。计算机的运算能力要达到每秒几千亿次以上。存储的信息量要达到拍(1000万亿)字节级。网络的传输速度要达到每秒10亿比特以上等等。
  建立数字地球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成千上万单位的协同工作,要由政府、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共同努力来完成这一造福人类的伟大任务。同时,数字地球也一定会给这些单位以丰厚的回报。但要实现这一计划,需要解决协作中出现的问题,包括制定有关利益分配等各种政策。另外,还要解决如何保护知识产权、隐私权等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