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咬住发展不放松——来自广西的报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9-14
第1版(要闻)
专栏:东西南北看形势·南部篇

  咬住发展不放松
  ——来自广西的报道
  本报记者 郑盛丰 彭嘉陵
  我们的目光穿过千山万水,视点落在地处南陲的广西这片热土上。今年上半年,人均耕地只及全国平均数70%而贫困人口仍达360万的壮乡广西,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幅达9.1%,财政收入增幅达12.1%,均居全国前列。
  广西在困难中前行,靠勇气和扎实工作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我们纵行八桂大地,看到了发展,看到了希望。
  抓住重点,奋力攻坚克难
  广西有过长期的滞后,也有过辉煌的崛起。“八五”期间,广西的GDP年均增长达16.66%,由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变为首次超过全国4个百分点,GDP总值在全国排位前移2位,人均GDP排位更是前移了11位,分别达到第15和18位。
  但是“九五”前两年,广西的经济增长速度又渐渐回落,差距又拉大了。1996年,广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2.4%,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外贸进出口额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3%、53%、26%和88%!
  广西不能拖全国的后腿。“关键是要理清发展思路。”来广西刚刚一年的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一再强调这一观点。
  在广西尽人皆知的“三大战略六大突破”的发展思路,就是从各地实际出发制订出来的。“三大战略”是指区域经济战略、开放带动战略和重点突破战略。“六大突破”是指在思想观念转变、经济结构优化、经济体制转换、对外开放水平、科技与经济结合以及人才开发和使用上,都要有新的突破。
  在这个总体发展思路下,广西今年的重点是“两改两整”,即干部制度改革和机关作风整顿、企业改革与整顿。
  前一个改革与整顿,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各级政府选人用人机制,激活作为“决定因素”的干部这一池春水。目前,30名副厅级干部的公开选拔已进入最后考核阶段,各地市县和各行业的内部竞聘也在有序展开。
  后一个改革与整顿,是一场更为艰巨的大仗和硬仗。广西的决心是:面对这场艰难的攻坚,没有退路,务求必胜!
  先后在三个城市任过市长的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兼自治区经贸委主任宋福民说,两种改革与整顿,都事关广西的当前和长远;而企业的改革与整顿,与今年广西能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增幅都达10%,关系重大。
  如下数字和比例,显示出广西进行这一改革与整顿的重要和艰巨:广西的城市化人口比全国平均水平的28%仍低10个百分点,与之相对应,第一产业高出全国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又低于全国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和贡献率,则分别从“八五”期间的27.3%和53%,降到1997年的8.8%和38%;今年第一季度,广西工业产销率仅为79.2%,比全国低了14个百分点;而同期的工业综合指数,也只有47.3%,低于全国26个百分点。究其原因,问题主要还在企业内部。企业的三项制度改革虽已进行多年,但在广西,真正严格贯彻实施的不到20%!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及态势下,广西开始了国有企业的改革与整顿。
  同心协力,创造新的增长点
  困难么?曹伯纯书记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自治区主席李兆焯表示:国有企业的改革与整顿,是事关全局和大局的事情,不管难度多么大,任务多么艰巨,都要众志成城,全力攻坚克难!
  为此,广西区党委区政府推出了一个《企业改革整顿的总体方案》和12个配套文件。为了出台这套具有空前力度、广度和深度的改革整顿配套文件,并打好这一攻坚战,广西成立了领导小组,并设计了“总体方案”纲要,这些文件正式出台前,在南宁举行各地市、各厅局和大型企业负责人培训班。
  在实施改革开放业已20周年的时候,改革与整顿,又成为广西的热门话题。人们期待着,企业的改革与整顿,能为发展经济创造新的增长点。
  年中的统计报表,令人欣喜的不仅有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GDP和财政收入增幅,更有工业生产主要指标逐月上扬的曲线。这个曲线,表现为纵横两个方面,从横的对比看,去年同期增幅仅6.37%,排全国28位,而今年上半年是9.37%,排全国第九位;从纵的对比看,今年一季度增幅为6.47%,第二季度增幅12.52%,几乎翻了一番,这是广西自1996年以来工业连续15个月低迷之后增幅最大的工业速度。
  与此相关联的第二个变化,是工业产销率逐月攀升:一季度仅79.25%,4月为90.52%,5月为99%,6月达到106.87%。
  第三个变化,是技改投入,去年同期下降1.5%,今年上半年增加6.8%。
  第四个变化,是重点企业效益看好。自治区重点跟踪的97家大中型企业,今年上半年与上年同期比,利润增加52%,利税增加22.2%,亏损企业亏损额减少20%。
  咬住目标,双增10%不是梦想
  最深刻的还在于人的精神面貌的变化。
  记者驱车纵横广西,从首府南宁到沿海城市钦州、北海,再北上柳州、桂林,访问党政领导,走访各类企业,突出感受是:发展与信心。
  在当年曾以房地产开发名扬一时的开放城市北海,整洁、漂亮的街道,川流不息的汽车、摩托车,以及银滩摩肩接踵的游客,都在讲述着这里新的创业故事。虽然还有很多困难,但北海上半年14.5%的GDP增幅,金仁寿市长的坦诚笑谈,以及北海银河片式电阻、喷施宝新一代农肥、方舟促粒素等高新技术产品的兴起,和这些企业领头人展露给记者的自信,都给正在进行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着注释。
  在以艰苦创业精神建设着的钦州港,在低潮中创造着热烈的港口招商局面。40多家海内外开发商相继前来,与近年先后承接过来的80多家来自广东、福建、辽宁等地的加工型企业一道,成为钦州今年上半年财政增长50%的新来源。
  工业重镇柳州,对这次国有企业改革和整顿感受尤深。市委书记蒋纯基谈到柳州工业,一连说了三个“传统”:传统的产业、传统的产品、传统的机制。他说,柳州再不狠下决心抓改革与整顿,昔日雄风难再。有了这种认识,改革与整顿的力度自然不会小。摆在记者面前的刚刚印出的市委、市政府关于对行政事业、个体私营和外资企业明确规定的三本减少收费“蓝皮书”,就是决心的明证。谈到企业的变化,蒋纯基建议我们去看看柳州钢铁厂和柳州特种汽车厂。
  在市场环境依然十分恶劣的情况下,我们看到柳钢人紧锁的眉头已开始舒展,因为柳钢人已学会以改革和整顿的办法,正在从企业2万多职工中剥离一半富余人员,开辟新的生产门路。而严格的成本核算,使柳钢人像挤湿毛巾一样在挤压着居高不下的成本。今年单是采购成本,就可以抠出6500万元。在柳特,这家仅有500人的企业,“八五”以来包括至为不易的这两年,居然都在年年唱着发展“步步高”,今年上半年税利的增幅达50%以上。其取胜之道,就在于这家企业早在6年前,就严格完成了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
  桂林市委书记姜兴和谈到经济发展的新着力点,脱口而出:要把旅游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桂林市加快发展的两大优势。为了激励企业奋发向上,桂林市进行年中总结时,将全市十佳企业和十劣企业分别亮相曝光。
  在南宁味精厂,体现出来的是“哀军必胜”的气概。这家千余人的企业,今年4月,几项主要经济指标完成得不好,厂长根据改革与整顿的要求动了真格:厂长同大家一起停发工资!同心协力,背水作战,5月份,各项指标创造了该厂历史上最高水平。
  谈到下半年经济发展,曹伯纯书记分析:一、上半年9.1%增幅是往上走的趋势,是在克服了全区各地普遍遇到了较大水灾之后取得的速度;二、广西目前上上下下精神状态很好;三、各地市县都有了较清晰的发展思路;四、今年12月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全区人民将以此为动力争作贡献。他由此得出结论:下半年的经济发展应当好于上半年,对全年完成GDP和财政收入双增10%充满信心。
  压题照片:南宁一瞥。(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