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志在小村创大业——记河南武陟县西滑封村党总支书记王孝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8-25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志在小村创大业
  ——记河南武陟县西滑封村党总支书记王孝江
  杨战国 林其乐
  放弃县职 乐当村官
  现年51岁的王孝江,原籍河南省武陟县西陶镇西滑封村。50年代,西滑封村是远近闻名的“糠包村”。1968年,王孝江报名参军,在部队一干就是21年。其间,王孝江从一个农村青年成长为军队一名正团职干部,锻炼成雷厉风行的果断作风、坚忍不拔的性格特征。
  1989年9月,王孝江转业后,被分配到焦作市印刷厂任纪检委书记,后又调到焦作市制革厂担任党委副书记。此时,他的家乡西滑封村已是全市远近闻名的小康村。1994年,67岁的村党支部书记王在富感到自己年事已高,需要选一个有事业心、有头脑的人继续开创西滑封村的事业。经过多方了解,老支书选中了王孝江,于是便请求他返回故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为建设家乡建功立业。
  面对选择,王孝江心中有数,离开故乡27年了,乡亲们没有忘记他,他不能为贪图个人安逸而辜负了乡亲们的希望,于是便欣然答应。
  许多同志不理解。一些同学、战友、同事说:“别人是农村往城市进,你是城市往农村去。别人是跑官要官,你是放着县官不干当村官,究竟图个啥?”妻子也埋怨说:“我跟你在部队分居十几年,回来后还要两地分居,你尽了一个丈夫和父亲的多少责任呢?”
  快50岁的人了,还是一家人东一个,西一个,连个安生饭都吃不上,到底图个啥哩?想想党的培养,想想组织的信任,想想群众的期望,就图个让老百姓过上好生活,图个为党和军转干部树立好形象。王孝江的选择,受到焦作市委组织部的高度赞扬。他如愿以偿,走上武陟县西陶镇党委副书记、西滑封村党总支书记的新岗位,主要在西滑封村工作。
  艰苦创业 争创一流
  西滑封村280户、1123口人,耕地390亩,在地下没有矿藏资源的条件下,建了10个村办企业,成立了焦作市黄河集团公司。王孝江清醒地认识到要把西滑封村建成全省的一个明星村,谈何容易。上任后,他首先提出了“团结拼搏、务实创新、艰苦奋斗、永攀高峰”的口号,下功夫狠抓了班子建设。
  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干部看支部,支部看支书。王孝江在了解村情,调查摸底之后,亲自主持修订完善了《西滑封村党总支关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措施》,坚持严格执行党风民主生活会等六项制度。他以身作则,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每次外出考察、谈项目、订合同,都在外吃小摊,许多人见他坐着轿车吃小摊,都不理解,可他却风趣地说:“填坑不要好土。”为工作,他十天半月难得回家一次。在他的带动下,村干部无一人放弃原则办事,无一人在企业中乱报销、乱伸手,使村党总支形成了一个有强大凝聚力和感召力的战斗堡垒。总支委员、村造纸厂王厂长贡献大,收入少,县委领导找他谈话时,提出让他到县纸厂任一把手,全家农转非,还给一套宽敞住房,王厂长却拒绝了。他说:“王书记放弃县职当村官,我不能为图个人利益而另谋高就。”
  1997年,西滑封村实现产值4亿元,创利税2800万元,人均年纯收入5200元。计划14幢村民公寓楼现已建成6幢,全村学生实行免费义务教育。近年来,西滑封村被评为河南省明星村,被树为全省农村十个新典型之一,王孝江先后5次被评为市级优秀共产党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