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阅读
  • 0回复

无畏无私为真理 坚定执著求进步——纪念周谷城同志诞辰一百周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9-13
第2版(要闻)
专栏:

  无畏无私为真理 坚定执著求进步
  ——纪念周谷城同志诞辰一百周年
  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
  今年9月13日,是第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原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周谷城同志诞辰一百周年。我们深切地缅怀这位杰出的爱国民主战士和政治活动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卓越领导人、著名的历史学家、知识渊博的学者。
  周谷城同志的一生,是不断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一生,是对国家和人民事业忠心耿耿、奋斗不息的一生。他终生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事业,光明磊落、正气凛然,为我们树立了崇高的风范。
  周谷城同志早年参加了“五四”运动。1921年任湖南长沙第一师范学校英文教员时与毛泽东同志相识并建立了友谊。大革命时期,他受毛泽东同志影响,参加了农民运动,任湖南省农民协会顾问兼农民运动讲习所讲师。当时他在长沙发表了两篇《论租谷》的文章,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露了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剥削。以后在汉口,又发表了《农村社会之新观察》,用剩余价值理论分析中国农村经济,产生了很大影响。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湖南军阀认为周谷城是共产党下令逮捕,因他已到了上海,才幸免于难。
  1930年周谷城去广州,任中山大学教授兼社会学系主任,在他亲授的社会科学名著课的教材中包括有英文版的《共产党宣言》、《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马克思主义著作。为此,他遭到反动分子的仇视和恐吓。1936年他收到毛泽东同志的一封信,信中希望国民党中枢人物和社会名流在寇深祸急之时,临民族危亡之险,作狂澜逆挽之谋,呼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他深受鼓舞,坚决赞成,积极参加了抗日宣传。1942年他在重庆复旦大学教书时被聘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顾问。1943年,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在国民参政会上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召开各党各派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周谷城与陶行知等人发表联合宣言表示拥护。1946年秋,他回到上海,任复旦大学历史系主任,参与组织“大学教授联谊会”,为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争取建立民主独立的新中国而斗争,成为上海著名的民主教授之一。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他因积极参加“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斗争遭国民党反动派逮捕,直到上海解放,才获得自由。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他作为候补代表,出席了这次盛会。
  新中国成立后,周谷城同志历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委员、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兼文教委员会主任、上海市政协副主席;第一、二、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主任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在上海市人大工作期间,他积极提议制定上海市文物保护法规,主张加强上海市的基础教育,为推进上海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立法和监督提出许多意见,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在担任全国人大领导职务期间,他不顾年事已高,为推进国家的法制建设,为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等领域的立法和执法检查工作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以坦诚的态度为国家的大政方针建言献策。
  周谷城同志早年结识邓演达,1930年曾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前身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全国解放后,他历任中国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主席、名誉主席。作为民主党派的领导人,他同中国农工民主党其他领导人一道,带领各级组织和广大成员,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呕心沥血,努力工作。作为中国共产党亲密的战友,他与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人都有密切的交往,同毛泽东同志有着深厚的友情,坚定不移地拥护邓小平理论,衷心拥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他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有着无比坚定的信念。他多次发表文章和谈话,讴歌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四人帮”残酷迫害时,也丝毫没有动摇。1979年,民主党派恢复活动后不久,他在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刊物上发表文章,在谈到中国现代历史经验时指出:“从现代历史发展看,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将一事无成,反之,有了共产党的领导,前人没有做过的大事,都能做得很好。”1985年,他在一次座谈会上说:“思念前辈,展望前景,不能忘记我们的责任。我们要继续发扬民主党派的优良传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肝胆相照。”1986年底和1987年初,针对社会上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他先后发表文章和谈话,旗帜鲜明地维护四项基本原则。晚年,在医院养病期间,他还经常对前来看望他的中国农工民主党的领导同志说:“我们的工作准则就是要紧跟执政党,做好参政议政,这是坚定不移的。只要听共产党的话,我们是可以做出成绩来的。”充分表达了他对中国共产党的敬仰、热爱和信赖。
  周谷城同志是蜚声国内外的著名学者、历史学家。他从事历史教学和研究70多年,硕果累累。早年曾出版《中国社会之变化》、《中国政治史》等,1939年出版的《中国通史》,力图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阐述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在史学界引起很大反响。1949年出版的《世界通史》,打破了国内外史学家多年沿袭的以欧洲为中心的旧世界史的框架,贯穿了世界是有机组成的统一整体的思想。从50年代后期开始,他相继发表了《形式逻辑与辩证法》等20余篇理论文章,围绕形式逻辑的性质、作用、客观基础及与辩证法的关系等问题,深入进行理论探讨,在理论界引发了一场关于逻辑问题的大讨论。他在历史学、政治学、哲学、社会学、美学诸方面都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他严谨的治学精神、渊博的学识,敢于坚持真理的大无畏精神都为学术界所敬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周谷城同志以八十高龄登堂授课,为国家培养了“文革”后的第一批硕士生和博士生,其殚精竭智、奖掖后学的精神令人至为感动。
  周谷城同志以他的一生在为人、从政、治学诸方面都为我们树立了足可垂范于后人的榜样。我们今天纪念他,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他的精神,学习贯彻中共十五大精神,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兢兢业业做好我们的工作,建设好我们的国家,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光辉的21世纪的到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