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阅读
  • 0回复

“年轻生命的最后乐章”——记冼星海在阿拉木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9-13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年轻生命的最后乐章”
  ——记冼星海在阿拉木图
  张友新
  江泽民主席今年7月初访问哈萨克斯坦时,在阿拉木图冼星海故居揭牌仪式上曾深情地说,冼星海是在哈萨克斯坦“完成了他年轻生命的最后一曲乐章”。
  冼星海生命乐章的大部分是在国内谱写的。在短暂的生命旅途中,他谱写了大量讴歌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的优秀歌曲,在中国音乐史上写下灿烂的一页。然而,冼星海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经历。在他40年的生命历程中,最后两年半时间即1942年底至1945年6月,是在哈萨克斯坦度过的。他把生命的“最后冲刺”献给了中哈两国人民的共同事业,写下了“生命的最后乐章”。
  1940年5月,冼星海受中共中央的委派,化名“黄训”,与著名电影导演袁牧之一同去莫斯科,一方面为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配乐,一方面研究苏联音乐。后来由于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冼星海不得不准备取道乌兰巴托返回祖国,但因边境受阻,1942年底辗转来到阿拉木图。当初,他举目无亲,居无定所,食不果腹,四周又有国民党特务的盯梢,加上他不懂俄语、身体孱弱,那种艰难程度可想而知。然而,就在这贫病交加的时刻,哈萨克人民向星海伸出了宝贵的援助之手。著名的哈萨克族作曲家巴赫德让·拜卡达莫夫慷慨地接纳了他,使他有了一个比较稳定的住所,有了饭吃,有了衣穿,从而又使他燃起了创作的激情。音乐家伊万诺夫·萨科里斯基等朋友们也热情帮助他,邀请他去“做客”。这时,一碗热汤,几片面包,在靠火墙的床上睡上一觉,对冼星海来说,无疑是一种高级“享受”,心里热乎乎的,尽管身处异国他乡,也感受到人间的温暖。
  反法西斯战争的炮火和哈萨克人民的深情厚谊,促使冼星海的创作激情如喷泉涌出,一大批优秀的音乐作品由此问世,如第二交响乐《神圣之战》、交响乐《中国狂想曲》、管弦乐组曲《满江红》、交响诗《阿曼盖尔德》等,其中《阿曼盖尔德》影响尤为深广。阿曼盖尔德是哈萨克民族英雄,他的感人事迹深深触动了星海的心,使他下定决心要用音乐手段再现这位英雄的形象,以激励处在艰难境地的人们为抗击法西斯而战斗到底。为了使这部音乐史诗既有思想性又有哈萨克民族音乐的特色,星海不知悉心倾听过多少哈萨克曲调。他像一块巨大的海绵那样,尽情地吸收哈萨克民族音乐的养分;有时候他还请朋友拉琴弹上几首不同作曲家的不同性质的小曲,以使乐章臻于完美。由于星海的炽烈感情和音乐才华,他只用了很短时间就完成了这部作品的创作,并且是在不借助乐器的情况下写成的。在纪念阿曼盖尔德逝世35周年的音乐会上,星海亲自担任该音乐史诗的小提琴演奏(钢琴伴奏)。功夫不负有心人,演出获得了很大成功。
  1944年初,星海参加了在哈萨克斯坦西北部的库斯塔奈建立音乐馆的工作。在这一公共事业上,星海被他的同事们称为是“天才的组织者和优秀的社会活动家”。筹备工作首先是选拔音乐人才,要从被邀请的人中选出最优秀的音乐家、歌唱家和舞蹈家,然后立即在剧院里进行排演;每次排演时,星海总是热心地记录哈萨克民间歌调。他的音乐听觉异常敏锐,全部记录无需借助任何一种乐器。在人家第一次表演时,他就能将曲调全部记录下来。当时音乐界的朋友赞扬说,星海为音乐会的节目做了很好的准备。1944年3月19日,这是个反法西斯战争最艰难的时刻。库斯塔奈音乐馆就在这时举行揭幕典礼,星海带着他心爱的小提琴亲自出场演奏。当观众们欣赏到他那特别热情、特别亲切的哈萨克曲调时,场内掌声四起,多次要求再来一次。当时与他同住一个房间的苏联音乐家科伊什巴耶夫回忆说:“星海特别喜欢演奏《卡拉—那尔》和《郭治·比戴》这一类哈萨克歌曲。他柔和的手指富于细致的音乐感,演奏得非常神妙。”在那里,星海还积极参加巡回演出,到集体农庄去,到国营农场去。当时的条件十分艰苦,道具和行李要靠牛车运送,在乡下过夜常常几个人盖一床被子。但是,音乐家们的下乡演出却鼓舞了劳动者的反法西斯斗志。
  需要指出的是,冼星海在库斯塔奈的创作和生活,还有待于进一步挖掘和研究。冼星海在自己的《创作杂记》中写道:“19号作品———《哈萨克歌曲集》约25至30首。这个歌曲集是在库斯塔奈写的。”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星海的“19号作品”遗失了。但现在已有新的发现。最近,俄罗斯籍华裔作曲家左贞观到库斯塔奈进行调查,还特地访问了当年音乐馆馆长叶谢托夫的遗孀卡拉沙什。在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后,他指出《叶谢托夫·歌曲集》共22首就是冼星海的“19号作品”。然而,冼星海的20号、22号、23号、24号作品至今仍无着落。
  冼星海是本世纪我国的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即使在阿拉木图的艰难岁月里,他对未来依然充满了信心。他曾预言,“自由的太阳、胜利与欢乐的太阳终将放射光芒”。50多年后,江泽民主席和纳扎尔巴耶夫总统为星海故居揭了牌,这意味着星海生命的最后乐章将在中哈两国人民的心田上更响亮地回荡。冼星海的女儿冼妮娜这次也随江主席访问了哈萨克斯坦,并出席她父亲故居的揭牌仪式。她心情分外激动,对记者说,“父亲从事的音乐事业,今天正在蒸蒸日上地发展,谱写着新的乐章!”
  (题图为冼星海的女儿冼妮娜在阿拉木图冼星海故居她父亲的画像前。)(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