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阅读
  • 0回复

宝钢经验的启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9-15
第10版(理论)
专栏:

  宝钢经验的启示
  马宾
  宝山钢铁公司是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发扬独立自主,艰苦创业精神的产物。二十年后,回顾历史加以总结,可以得出一些有益经验。
  在厂址选择方面。我们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根据钢铁工业运输量大和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发展需要,钢铁厂宜建在沿海港口城市。具体选在上海,有关方面考虑到上海有较雄厚的经济、科技和社会基础,但忽视了吴淞口的拦门沙和工厂码头的流动暗沙的威胁。
  在技术引进方面。我们考虑到钢铁厂建成投产要用数年时间,而科技进步又非常快,必须坚决引进当时最新的技术,投产以后才不至于落后。我们作出规定,凡是我们已能生产或经过试制能生产的,由国内生产,不再引进。当时我们同时发展上重、太重等机械设备厂,准备自己制造设备,建设新的钢铁厂。那时,我们还没有提出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引进系统工程”,但一些做法已开始体现这一精神,如四千立方米高炉,第一座基本引进,第二座有80%、第三座有95%以上的设备由自己设计建造。当时,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未被全部引进,这是个遗漏,后来追补了此项技术。
  在管理方面。我们考虑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靠科学管理,宝钢第一期定员二万五千二百人,一二期合计定员四万人,开工后曾达到三万六千人,在改革中减少到一万人。这个数字与国外现代企业接近。服务部门、辅助设施依托上海市有关部门解决。
  在融资方面。当时,我们引进日本设备,国内银行界有人建议用现汇购买,后来定为出口信贷,付款时按一半日元、一半美元作价。这是研究利用日本海外协理基金,学习市场经济的一堂入门课。
  宝钢建成投产以后,追踪世界科学技术革命的新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在国有大中型企业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积极开展有益的探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从计划经济转向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在宝钢建设中,还未提出市场经济这个名词,但我们在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引下,坚持独立自主,艰苦创业,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三老四严,防止跑、冒、滴、漏,精打细算,算细账,算大账,算总账,分析市场情况,考虑市场变化,根据市场需求制定计划。这可以算是从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初步尝试。
  为用户着想,从市场需求出发,组织生产经营。宝钢建成投产后,十分注意纠正过去计划工作中主观、僵化的毛病,生产经营遵循等价交换规律,重视市场需求和客户要求。宝钢通过对市场情况的详细调查,组织商品设计、生产和销售,而不像过去那样机械地按照苏联产品规格生产;根据销售合同供货,而不是盲目追求产量;追求经济效益,但也关心用户的困难。比如,宝钢在执行合同的条件下,也要付给用户交纳的订货保证金的利息。再比如,1993年钢材价格暴涨,宝钢仍按订货时的低价供货,而不像某些厂家那样要求客户增加货款,趁机谋利。宝钢虽然当时曾少收三亿元,但却赢得了信誉,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
  严格内部管理,注重职工培训。宝钢引进的设备,是生产高附加值优质钢材的现代化设备,避免了与国内钢厂争夺市场。同时,宝钢还努力把钢材推向国际市场,但是国际市场钢材品种、质量竞争激烈,这就逼着宝钢改进工作,加强管理,提高职工素质。宝钢坚持岗位精简富余人员,这不仅是为了减少工资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是因为在自动化车间,人多实际上干扰了正常工作并浪费劳动力(生产力)。宝钢工人在上岗前,必须经过严格培训,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下岗人员也要经过培训才能转业。职工只能一心一意地做好本职工作,不允许从事第二职业,等等。
  经过培训的素质优良的职工与先进的技术装备相结合,再加上科学管理,宝钢的生产连年发展。1996年,宝钢实现利润三十一点四亿元,1997年1至9月份实现利润十七亿元。现在回想起来,宝钢的管理体制和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在建厂初期就确定下来了。这就是以实现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为目标,在主体生产线上实行集中一贯管理,不搞分散经营;大力发展社会化专业化协作生产,不搞“大而全”、“小而全”;推行以作业长制为中心的“五制配套”的基层管理制度,等等。
  今天,我们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也更加深入了。但回顾宝钢建设、发展的历程,仍然可以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
  首先,搞市场经济需要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工业生产十分复杂,不同行业、不同产品在经济规模上有不同的要求,有的必须大规模生产,才有经济效益,才有竞争能力。钢铁工业就是这样。这就需要在立项、选址、技术引进等方面周密论证、严格管理、严格审批。然而,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却忽视了这一点,宏观调控弱化,各地分散、盲目地建设了许多小钢铁厂,引进的许多设备是技术落后的二手设备,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加剧了国有经济的困难。
  其次,搞市场经济必须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比如,引进技术、设备要懂得市场经济的操作方法,在符合国际惯例的前提下,争得最有利的条件;要认真进行市场调查和市场分析,认真进行市场预测,做好计划;不能只单纯地根据国家技术标准,而不顾客户需要进行生产;要重合同、守信用,不贪小便宜,要有长远目光,注意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等等。这样的市场经济才是健康有序的,才有助于克服盲目性和短期行为。
  第三,强化内部管理。企业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是从实际出发,加强内部管理,盲目跟风、虚假包装、形式主义有百害而无一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