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正确认识当前世界经济——近期国际金融动荡述评之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9-15
第7版(国际)
专栏:述评

  正确认识当前世界经济
  ——近期国际金融动荡述评之一
  本报记者 何刚
  编者按:最近,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围绕金融动荡发生的原因、可能造成的影响及应当采取的措施等问题,国际上出现了各种声音。本报从今天起连续推出三篇记者述评,希望能有助于读者更好地认识当前的国际金融形势。
  最近一个时期,国际金融市场接连出现剧烈动荡,引起许多人恐慌。有人担心,去年从泰国开始爆发的东亚金融危机正四处蔓延,可能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甚至使世界经济陷入衰退。
  从金融动荡发生的地域上看,“金融风暴在破坏了亚洲和俄罗斯的新兴市场之后,目前已指向拉美”,发达国家金融市场动荡也在加剧,特别是德国和美国的股市近期跌幅很大,颇令人担心“熊市”来临。金融动荡已经造成严重损失,据英国《经济学家》杂志估计,仅近两个月全球股市暴跌,就已使国际金融资产损失4万亿美元。
  东亚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消极影响,本在人们预料之中。8月23日的法国《世界报》说,“亚洲危机的这种传染现象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它是各国经济逐渐形成的越来越大的相互依赖关系的结果”,即“一个国家的经济失去平衡,必然会波及其他国家”。但是,危机持续至今,且向全球蔓延,却大大出乎人们预料,也严重打击了投资者信心,从而引发了近期国际金融市场的恐慌性动荡。虽然各国金融市场动荡的具体原因不尽一致,有的因为政局不稳,有的由于经济积弊,有的则受到国际炒家攻击,但暴露出各国经济不尽相同的复杂病症,使得国际救援既刻不容缓,又相当困难。
  金融动荡牵动人心,是因为目前经济形势的确不容乐观。日本和东亚一些国家经济严重受影响,美国和欧盟经济增长放缓;有预测表明,印尼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将锐减15%,韩国和泰国也将下跌6%—7%,俄罗斯的经济困境更是有目共睹。一些权威机构最近悲观地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增长可能不会超过2%,与1975年和1982年的增速相近,而那两年正是两次世界经济衰退的起点。
  七八十年代的世界经济衰退主要表现于发达国家,当时发展中国家经济虽仍在增长,但整体实力尚不足以扭转世界经济颓势。现在却不同。全球国内生产总值近一半来自于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的金融市场和经济出问题,世界经济就等于垮了半边天。8月29日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因此认为:目前新兴国家的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出现了经济衰退,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在短期内也无法实现快速增长,可以认为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已经开始。
  人们无需过于悲观,但也必须正视当前世界经济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当务之急是对经济陷入困境的一些发展中国家进行救助。有鉴于此,要求欧美等发达国家负起责任的呼声越来越高。9月14日美国《商业周刊》在题为《解决全球危机的办法》的社论中警告说,“全球经济已经有好几年没有这样脆弱了”。为严防世界经济衰退,该文开出“药方”:西方七国应协调行动,统一降低短期利率,刺激投资增长;尽力缓解全球金融市场的紧张状况,继续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资金;坚持促进市场开放;努力消除大众对通货膨胀的担心。总之,必须继续促进经济增长,任何使经济放慢速度的举措,都可能导致世界经济萧条。9月5日的《经济学家》也献计道:发达国家应考虑在必要时降低利率,并允许预算赤字适当扩大,从而确保经济增长速度。该刊分析说,与1929年相比,现在发达国家利用利率政策的能力和影响力在增强,政府稳定市场需求的能力也增大了,加上有七国集团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全球性机构,发达国家完全有能力主动避免世界经济出现大萧条。
  由此不难看出,近期国际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已经引起人们高度警觉。国际金融和经济界人士几乎一致认为,金融市场的动荡在短期内还难以平息,有的国家金融形势甚至可能继续恶化。虽然现在说已出现世界性经济衰退还为时过早,但对于世界经济前景有忧患意识,有利于各国尽快统一立场,协调行动,以便及早采取措施,稳定国际金融市场,并使世界经济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