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老兵”千里抗洪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9-15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老兵”千里抗洪记
  龚达发 雪翼
  西安武警技术学院放暑假了。8月7日,学院院长尹成富少将急匆匆地赶回武汉的家。这个假期对他来说并不轻松,88岁的父亲和69岁的舅兄双双身患重病,生命垂危,在同一个医院躺了近3个月,他要利用假期好好尽一份孝心。
  一下飞机,他就来到病房,把老人已失去知觉的身子按摩了一遍又一遍。从医院出来,已是晚上6点多钟了。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躺在沙发上动都不想动。突然,电视屏幕上出现了一个震撼人心的场面:洪水中,一位小女孩抱着树干坚持近10个小时终于获救。尹成富猛地从沙发上弹起,在客厅踱来踱去,喃喃地说:“灾情太重了!洪水太无情了!小孩太可怜了!”接着,他又斩钉截铁地说:“我要抗洪,我要到前线去抗洪!”
  相濡以沫近30年的妻子非常理解他此刻的心情。她把他按到沙发上,轻声说“到一线抗洪恐怕不太现实。”
  “不现实?你倒说个子丑寅卯我听听。”妻子心平气和地说:“第一,父亲病危,现在急需你照顾;第二,你也是56岁的人了,到第一线去身体怕是吃不消;第三,你现在不在湖北工作,你以啥身份到一线去?别人会怎么看?”
  尹成富半晌才说:“父亲当初送我参军就是让我报效祖国。大灾当前,慷慨以赴,是军人的天职。至于什么身份,嗨,在抗洪前线最光荣的称呼就是‘兵’了,我就算一名‘老兵’吧!”
  主意已定,他操起电话向武警总部机关报告,接着又给湖北武警总队政委张万华打电话,请求到条件最艰苦、形势最险恶的荆州抗洪前线去。获准参战后,他连夜准备迷彩服、军用水壶、挂包、雨衣、凉席等物品。
  8月9日凌晨5时,横竖都睡不着的尹成富起了个大早,和随行人员草草吃了早饭就直奔荆州抗洪前线。在指挥部,前线指挥长、湖北省委常委罗清泉拉着尹成富的手说:“老尹啊,你在湖北呆的时间长,多年担任省防指副指挥长,算得上抗洪专家了。依我看,你就在指挥部当个顾问吧。”但尹成富觉得这是地方领导在照顾自己,执意要到前线去。中午12时30分,尹成富冒着39摄氏度的高温向湖北省武警总队把守的松滋涴市进发。一到目的地,他就来到江边察看水情。为了及时掌握水位升降情况,他找来一根竹竿立在江边,用细绳作标志,一天几次到这里观察水位并详细记录,将这些水文资料和自己的判断提供给前线指挥。
  8月12日晚10点多,大口村江段出现管涌群。武警湖北总队500多名官兵分乘15辆运兵车沿大堤紧急出发。突然,一段危险堤面挡住了去路。尹成富从车上跳下来,用手摸,用脚踩,走在前面为车队探路。
  战斗打响了,尹成富第一个跳上运沙船,挥锹装袋。黑夜里,官兵们只见一位老兵与他们并肩战斗,没想到这就是平时敬重的老首长尹成富将军。在场的一位支队领导怕累坏了他,命令身边的战士去夺将军的锹,他却死活不放。
  凌晨4点多,官兵们由于极度疲劳,战斗的号子声越来越小,抢运的脚步越来越慢,而险情仍未排除。同样身心俱疲的尹成富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默不作声地扛起沙袋就朝大堤奔去。过去训练受过伤的左腿此时隐隐作痛,几十公斤重的沙袋压得他气喘吁吁,他咬紧牙关坚持着。官兵们被感染了,战斗的号子声再次响起,抢运的长龙再次疾速舞动。管涌制服了,险情排除了。尹成富一瘸一拐地返回驻地。没有人知道,因抗洪前线用水紧张,一身泥一身水无法清洗,以致他染上了严重的皮肤病,老毛病风湿病不时向他袭来,颈上、腰上、腿部都贴满了膏药。他还是默默地坚持着。
  转眼10多天过去了,原定8月19日7时离开涴市返回武汉,21日回西安准备开学。凌晨4点,部队又接到抢险命令,大家没有通知他。但他被隆隆的汽车发动机声惊醒后,硬是挤进了战斗队伍,扛包挖土一干就是3个多钟头。直到险情完全被控制,他才登上回武汉的汽车。临别,尹成富将8月份的工资1800多元全部捐给了灾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