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天使英名撼洞庭——追记澧县人民医院护师赵丛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9-16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天使英名撼洞庭
  ——追记澧县人民医院护师赵丛菊
  本报记者 吴兴华
  9月10日下午3点半钟,躺在湖南省澧县人民医院急救病床上的该院驻官垸乡救灾医疗队队员赵丛菊停止了呼吸。在抢救现场,县委、县政府领导哭了,医务人员哭了,来院看病的群众哭了,大家为失去一个为了灾民的健康献出生命的白衣天使而无限悲痛。
  35岁的赵丛菊是澧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师。澧县今年受灾严重,全县14个堤垸漫溃,8.8万人无家可归。澧县人民医院立即组织了救灾医疗队,在重灾区官垸设立了灾民医疗救治中心。8月23日,是县人民医院驻官垸乡救灾医疗队队员换防的日子,赵丛菊主动向护士长请战:“我报名参加,请领导一定批准。”其实,她的困难不少,身体差,两年前她被检查出患有血小板减少症。院领导见她态度恳切,批准了她的要求。
  赵丛菊怀着对灾民的深情,来到了驻官垸医疗救治中心。医疗救治中心有30个住院病床,10多个观察床位,每天要接诊200多灾民患者。赵丛菊与同事们一道,冒着39摄氏度的高温,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2个小时以上,忘我地为灾民防病治病。刚到医疗救护中心的头天晚上,赵丛菊值班,同时来了3个重病灾民。为了让同事多休息一会,她一个人为新入院的病人进行“三测”,治疗,给药,打针,直忙到凌晨1点。
  8月30日,是中小学新学年报到最后的日子,也是医疗队员换防的日子。由于工作需要,院领导要赵丛菊继续留下来。她毫不犹豫地说:“为了灾区人民,干多久都行。”她把自己孩子上学的事放在第二位,愉快地留在医疗救护中心继续工作,晚上打了一个电话给孩子的姨妈,让她带儿子去报名。
  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严重影响着赵丛菊的身体健康。8月29日,赵丛菊全身冒冷汗,身体摇晃,但她咬着牙关,跪在地上给病人输液。带队的陈华副院长见她的病不轻,劝她回院治疗,她说:“灾民病人这么多,不要紧,我再顶两天。”病倒后检查身体,同事们才发现,她的血小板降低到3万个单位,仅有正常人的1/3。
  8月30日晚上,赵丛菊值夜班,她接诊了农药中毒、患肺心病、患重度痢疾3例重病人,直忙到凌晨3点钟。第二天,因上海医疗队来到官垸,县人民医院医疗队要将自己住的条件较好的房子腾出来,搬到一间民房去。上午8点多钟,赵丛菊下班后,参加院医疗队搬家,她忙着搬器械、药品和生活用品。下午1点多钟,正在打扫民房时,赵丛菊突然倒下。
  赵丛菊被救护车送到澧县人民医院急诊科。CT扫描显示:赵丛菊脑蛛网膜下腔出血,需马上住院治疗。她被送到7病室脑外科,上心电监护,上呼吸机,输液输血浆。
  党和人民对赵丛菊的病情十分关心。9月5日,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打电话到澧县人民医院,要求不惜一切代价抢救赵丛菊,并从常德调来呼吸机。以后,又多次来电询问。省、市、县多名领导专程前来看望。就在10日上午,省军区副司令员蔡家作还代表省委省政府领导来看望赵丛菊。
  赵丛菊走了,但她的精神永远活在灾区人民的心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