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名师与明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9-16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编余短论

  名师与明师
  毕全忠
  江苏省在基础教育中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真是当今治教的中的之矢,很值得赞扬。
  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初等、中等教育非常需要名师、名校长。对受教育者来说,能得到名师教导是人生一大幸事。对社会来说,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国家文明发达、民族兴盛进步的重要基础。
  名符其实的名师应当是明师,在做人、做学问、做事方面能自己“昭昭”也能“使人昭昭”。师之成名,首先要靠自己的道德、文章、人格、事业的出众,而不是靠“封”或“捧”。今天各种传播手段日益发达,人要出名比以前容易得多。实际上也确出了不少“名人”,还有种类颇多的“明星”。然而他们中的一些人,名则名矣,明却未必。笔者偶与此辈相值,便觉大失所望。借用《道德经》中的一句话而改其意:“名可名,非常名。”非明而成名者,恐怕不会常有名。也有不少真是明师而没有成为名师的。他们不仅自明,亦善于明人,但不求闻达或不善闻达。只有深受其惠的人们将他们常铭于心。他们与名符其实的名师一样,都值得为人们所景仰。
  江苏省的名师工程看来是很认真的,非明师恐怕难以入选。而且被称作名师后,还要当众使出真本事,让人看到明在何处,起示范作用,还要能扶持薄弱学校等等。这就不是徒有其名之辈所能做到的了。
  希望有更多的明师涌现,并成为名师。科教兴国战略呼唤名师、名校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