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该讲什么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9-18
第12版(大地周刊·周末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该讲什么话?
  王永福
  一位省委书记在全省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上,打破常规,没有按会议材料照本宣科。他说:“省计生委给我拟的讲话稿你们都看见了,让我再念一遍已没有必要。我就用自己的话讲一讲具体意见。”接着,他从下基层调研时了解到的一些具体事例讲计划生育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要求。二十几分钟的讲话结束,赢得了长时间的掌声。
  与会者发自内心的掌声,无疑是对领导者深入实际、了解下情,讲“自己的话”的一种敬意和由衷的赞扬。
  要讲“自己的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近些年来,随着官僚主义的潜滋暗长,有的人一当官,立马拿腔作势地讲起官话、打起官腔、摆起官谱来。讲话稿动不动就由秘书代劳,从文件来到文件去,照抄照搬。有的人甚至几句即席发言,也要照稿宣读,不敢脱稿半句。难怪有人讽刺说:“只要会念稿,就能当领导。”
  打官腔、说套话,只是一种现象,它的实质是反映一些干部不读书,不看报,不调查研究,肚子没有货,你让他讲什么?
  记得七十年代中期,笔者到苏州出席农业出版社召开的一次写作研讨会,听当地宣传部的同志讲了个“一问三不知”的故事。说的是建国后一次毛主席到南方途经苏州,向当地领导提了三个问题:一说苏州自古多名士,问历史上出了多少状元?当地领导回答说“不知道”。二说苏州园林甲天下,问这里有园林多少?当地领导回答说“不知道”。最后毛主席提了个简单的问题,问苏州市场上蔬菜多少钱一斤?这位领导依然回答“不知道”。毛主席批评说,你是“一问三不知”。像这样的领导,为官多年,对当地的历史、现状和民情,什么都心中无数,很难想象他能讲“自己的话”,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
  与腹中空、根底浅,讲套话、放空炮的官僚主义者相反,现在不少领导干部注意充实和提高自己,既注意领会上情,又不忘掌握下情。有的省长在乘坐的火车上,不忘到普通车厢走访乘客,听取意见。一位省委领导走马上任不是坐飞机直达省府,而是乘车沿途走访群众,然后到省信访办公室,了解社情民意。特别是在今年的抗洪抢险斗争中,沿江、沿湖的各级领导,更是不靠“二传手”提供的情况发号施令,而是在第一线安营扎寨,直接掌握险情,边战斗边指挥。你见过谁在抗洪大堤上念讲稿了?连江泽民、李鹏、朱镕基同志都是面对广大官兵、群众讲“自己的话”,所以迎来热烈掌声。
  为官者,多讲“自己的话”,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