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阅读
  • 0回复

他为移民白了头——记重庆市奉节县朱衣区副区长冉绍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9-19
第2版(要闻)
专栏: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他为移民白了头
  ——记重庆市奉节县朱衣区副区长冉绍之
  李维平 秦奇伟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移民难,难在舍家园。”这是三峡库区移民中流行的谚语。从重庆朝天门顺江而下,在距瞿塘峡夔门雄关近十公里的左岸,山峰耸立,坡陡路险。在陡峭的山岩上突然挂出了一层层绿油油的梯田,一排排青果满枝的脐橙,一栋栋黑瓦白墙的二层小楼。被称为库区百万移民第一乡的重庆市奉节县安坪乡,以自己“原地后靠式”移民的独特探索,错落有致地在大巴山麓组成了一道令人神往的库区移民风景线。该乡乡长四十五岁的冉绍之,也被中外专家誉为“移民乡长”。
  走进安坪乡大堡三社,记者看到的第一个人是六十四岁的何正安。站在他的小楼前,很难相信这曾是有名的贫困户的家,客厅、卧室、厨房,一应俱全,整洁明亮。他一边带着记者参观,一边告诉记者,在广东打工的二儿子听说家里建起了楼房,而且还通了公路,准备回家来“发展”。“要不是移民,我们哪能一下子有这么好的条件,这多亏了冉乡长!”
  一九九二年,安坪乡被确定为“全国移民试点乡”,就在这一年的三月,冉绍之开始走马上任。
  来到乡里,冉绍之心头有点惶恐了,安坪乡仅沿江带就长达三十公里,面积八十多平方公里,相当于同县江北边三个乡。全乡十六个村一百三十个社分布在海拔三百米至一千三百米的群峰山岩间,山高坡陡,交通闭塞,人均收入仅二百元,移民人口达五千多人。沿江两岸除了江边的几块地,就只剩光秃秃的山脊。而摆在冉绍之面前的任务就是,将这五千多人从他们祖辈生活的那“几块地上”搬走。
  当这位身患严重的关节炎和哮喘病的乡长沿江往返五次,步行三百多公里,最后决定把全乡最穷、移民任务最重的大堡三社作为突破口的时候,他才发现,攻克移民这道“世界级”难题,并不比诗仙李白行蜀道简单多少。大堡三社虽然穷,但村民们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不肯离开祖祖辈辈生活惯了的地方;打散重分现有的土地和房屋,村民认为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动迁画线,他们不许工作人员牵绳丈量土地、房屋,有的还砍断绳子,毁坏丈量工具;开荒改土,他们不让破土动工,炮眼刚打好就被填上,甚至有的人躺在炮眼边,“要炸先把我炸死!”
  ……
  移民工作刚开始的时候,很多村民跟冉绍之讲条件,“你拿钱来,我就搬!”虽然冉绍之一再给他们讲“移民资金是有限的”,可村民们哪里听得进。村民马长舟在进行安置时,先是拒不搬迁,等乡里按规定给他一万多元时,他却去买船搞运输,就是不建房,推说不想在规划地建房。冉绍之又找到村长、社长协调。为了防止马长舟把移民资金再次挪用,冉绍之派人用他余下的钱换成建筑材料拉到马长舟的工地上。钱不够,冉绍之又说服马长舟的女儿一起建房。九月十日,记者来到马长舟建在公路边的楼房时,他不住地说:“要不是冉乡长,我建不起这房!”
  有心人,天不负。在冉绍之带领下,安坪乡的移民工作两年来的努力终于结了硕果,大堡三社开荒建成果园一百零五亩,昔日的荒山荒坡变成了层层梯田,一排排移民新居依山傍水,一条新修的公路当村而过,村民们告别了祖辈居住的土坯房,先前“问题”最多的村民也禁不住感叹,“还是移民给我们带来了好生活!”
  在以后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安坪乡相继顺利地建成了三沱一、九社、三沱四社等五个移民新村。作为创始人的冉绍之很自然地成了“新闻人物”,一九九七年十月,李鹏同志视察安坪乡的移民新村时,表扬冉绍之为移民作出的贡献。去年大江截流时,冉绍之又受到江泽民总书记的邀请,并合影留念。
  九月九日,记者见到了这位有恐高症而又经常在海拔一千多米的山脊翻越的移民乡长,他皮肤黝黑,很精神,看起来并没有四十五岁。他告诉记者,要不是昨天去“染”一下发,看上去保证六十有余。短短六年,他“从没有一根白头发,变为没有一根黑头发”。
  冉绍之一边抽着叶子烟,一边述说他的“移民史”。“你抽纸烟吗?”“也抽。”冉绍之说着就从他的手提包里拿出一支递给记者,经打听这包纸烟是专为客人准备的。现在冉绍之上有七八十岁的父母,下有一个儿子还在读初中,妻子身在农村。对于这样的家庭,冉绍之一个月三百多元的工资仅能维持全家的拮据生活。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冉绍之手上掌管着近三千万元的移民资金,却从不乱花乱用。冉绍之有个原则:不让亲戚朋友染指一点移民迁建工程。他说,移民资金是移民生产、生活安置的活命钱,使用移民的每一分钱都要经得起检验,对历史负责。作钢筋工的外甥想包工程,冉绍之叫他去当小工,父亲看不过意,劝冉绍之“还是让亲戚做点”,冉绍之回答:“我带头的都做不好,以后怎么要求别人?”去年初的一天,某建筑单位一负责人到冉绍之家拉家常、套近乎,临走时故意将一个小包掉在桌子上。冉绍之发现后,立即追到江边:“老板,你的包忘了!”众目睽睽之下,“老板”只好垂头丧气地拿过包上了船。在冉绍之的主持下,安坪乡到一期移民任务完成止,共节约移民资金八百万元,这在百万库区移民中是少有的。
  今年三月,冉绍之被调到与安坪乡隔江相望的朱衣区任副区长,负责移民工作。半年时间不到,一条横穿朱衣区、长达六十公里的移民路已见雏形,为了这条路,他已在六十公里的山脊上来回走了四趟。朱衣区的移民任务比安坪乡更重,但冉绍之还牵挂着安坪乡的移民工作进展,前两天,冉绍之还回乡里去看了看。他谦虚地说,那是因为顺路。
  题头照片:冉绍之(右)与移民察看果树长势。
  (人事部提供)(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