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喜看兔儿爷成为卡通明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9-19
第7版(文化)
专栏:一得之见

  喜看兔儿爷
  成为卡通明星
  祝华新
  美国人有“兔宝宝”、“兔八哥”和“兔子罗杰”,俄罗斯人有“兔子,等着瞧”,让我们的孩子看得着迷,大人在旁边也跟着喜欢。但转念一想,又有些不服气,难道兔子也是外国的好?听说北京电视台推出了“兔儿爷”系列卡通片,让神话中月宫的小玉兔下凡,与北京民间的兔儿爷合二为一,当一回乐善好施的小宝贝。片中抽陀螺、剪窗花、吹糖人、抖空竹的乐趣,是再昂贵的机械、电动玩具也带不来的。
  最近,一首脍炙人口的中国古代长诗被外国人改编成卡通片广为传播,引起国人的警醒。尤其是与漫画、动画界的专业人士交谈,颇有点卧薪尝胆的感觉。中央电视台正在制作62集卡通片《西游记》。我们的孙猴子就形象、气质和经历而言,足以与任何外国卡通形象比肩而立。当年,万氏兄弟从中抽取一个片段《大闹天宫》,就在国际上得了大奖。其实,孙猴子往西天去的路上精彩的故事还多着呢。
  在世界经济日益一体化的今天,在“大片”与通俗歌曲几乎与境外同步流行的今天,为什么还要强调卡通形象的民族化?我相信这不仅是一个民族感情的问题,也是正在现代化的崎岖山道上艰难爬坡的中国人的理性选择。近来看到电视上军民奋力抗御南北夹击的洪水的感人情景,立即联想到“大禹治水”,以及“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刑天舞干戚”、“共工怒触不周山”等古代神话传说,对炎黄子孙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顽强的生存能力和强大的凝聚力有了新的感受。这些神话传说都是现成的卡通片素材,孩子们可以借此感知我们的民族性格和道德情操。那个聪颖过人的小和尚一休,还有看似玩闹一般的米老鼠与唐老鸭,不就让日本和美国的孩子很为本民族的文化骄傲吗?不管大人们喜欢不喜欢,卡通明星常常是孩子们的朋友和楷模,它们的感染力和精神穿透力恐怕不一定亚于岳母刺字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