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阅读
  • 0回复

抗洪奇兵“蛙人”(图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9-19
第8版(副刊)
专栏:乐凯之光

  抗洪奇兵“蛙人”
  章汉亭 王仲平 丁玉宝 文并摄影
  在松花江的抗洪大军中,有支特种兵小分队,始终出没在紧要关头的险要地段。他们出没于滚滚洪流之中,探险于江水之底。抗洪指挥部称他们是“眼睛”,江堤上的民众说他们是“蛙人”。他们准确探明了五处特大管涌,成功探查了十处大堤水下渗漏点。协同有关部门完成沿江十八个泵站的巡查排险,为松花江抗洪的重大胜利作出了贡献。这支抗洪奇兵就是海军某试验基地荣立集体一等功,全国拥政爱民先进集体的潜水小分队。
  △8月19日,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突发特大管涌,决堤之险危在眉睫。这时候,“蛙人”们身背七十多公斤重的潜水装备,在水温仅有五摄氏度左右的滚滚洪流中强行下潜,在能见度为零的洪水中,他们用右手虚握拖布、左手攀着堤坝石壁,跪着一寸寸顶流爬行探查,终于探明了管涌是三十年代日伪时期遗留下来的一个宽一点七米、高一点六米的废旧排污口,在洪水高压和冲击下成为管涌通道。
  △松花江和黑龙江交汇处的边陲小镇同江市,有一座价值亿元、储存数万吨粮食的乐业粮库。在水位高达一百二十多米时,这里随时有大堤决口之险。在水温只有三摄氏度左右的洪水中,“蛙人”们凭着一股韧劲摸清了险情。为了解决大堤根基因封堵管涌时投放的石块与沙袋之间的缝隙造成的管涌渗漏。小分队主动帮助用大帆布围裹围堰坡面,以减少洪峰的冲击,控制渗水的流量。他们将十多米宽的笨重帆布拉入围堰底部,连续搬运一百多个百斤重的沙袋潜入水下,将帆布压牢。使粮库安安稳稳伫立于松花江边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