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恢复生产 重建家园 发展经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9-18
第4版(要闻)
专栏:

恢复生产 重建家园 发展经济
  湖北
  移民建镇统一规划
  搬迁企业分类处置
  本报武汉9月17日电 记者杜若原报道:堤外的房舍还淹在水中,复城垸的1050名农民已决心放弃这个家园。当武汉市汉南区将“移民新村计划”公布出来时,这些受灾的农民禁不住兴高采烈。
  在长江边存在了100多年的复城垸,将恢复它旧日的泄洪蓄洪功能。这里的居民在政府的帮助下,将搬迁至干堤内的移民新村,可以同城里人一样用上自来水、闭路电视和程控电话。
  今冬,湖北省要完成84.1万人的移民建镇工程。省政府为此排出时间表:9月底完成规划设计,10月上旬全面动工,力争11月建成过冬房,春节前让居民搬进新居。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灾后重建的精神,湖北对沿江民垸实行分类处置,对蓄洪民垸、三年两淹的民垸,坚决放弃和清除。
  据悉,全省初步确定移民建镇143个,其中0.5万人左右的镇91个,0.5—1万人的镇25个,1—2万人的镇17个,2万人以上的镇10个。对新建小城镇,实行统一规划设计、分期实施,不搞简单恢复,避免浪费和重复搬迁。
  同时,湖北对平垸行洪需搬迁的企业和被洪水冲毁的企业,采取“关停撤离、整修恢复、改造提高、合并重组”的办法妥善处置。全省行洪区内需搬迁2171家企业,固定资产57.4亿元。省政府确定比照三峡库区搬迁企业政策予以安排,并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按规定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优惠。
  吉林
  鼓励群众抗灾自救
  对口帮扶措施到位
  本报长春9月17日电 记者张玉来报道:目前,着力解决灾民生活困难和安全过冬的工作,正在吉林省扎实有序进行。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立足自力更生、实事求是、突出重点、勤俭节约的原则和对口帮扶措施,省直各有关单位救灾的责任已经落实,省、市、县三级对口支援灾区开始恢复重建工作,未受灾的长春、吉林两市帮扶灾区的对接工作完毕,省里出台了29条鼓励群众抗灾自救的优惠政策。
  吉林千方百计解决灾民过冬住房。省市县建设部门已派出大批干部和技术员深入灾区制定重建规划。退水早的村屯已开始了新村建设。预计11月中旬上冻前将建起7万户新房。由于退水慢等原因来不及建新房的,每户先建一间15平方米左右的朝阳仓房,搭上火炕,保证过冬。同时,动员全社会帮助解决灾民的御寒和取暖问题。
  保证灾民有饭吃,有水喝。省委、省政府已作出决定,从现在到明年秋收前,对受灾绝收户按每人225公斤原粮标准给予补助,发证到户,按月供给。今年秋收后组织未受灾或轻灾地区的居民帮助灾民贮藏大白菜和土豆,以解决灾民吃菜问题。新建村屯都要打深水井,有条件的地方直接上自来水。
  湖南
  灾区互帮互济
  加快再建步伐
  本报长沙9月17日电 记者吴兴华报道:湖南省灾区人民自力更生团结抗灾重建家园,到9月14日止,修复水毁工程11.2万多处,全省改种、补种800万亩;山丘区1/3的全倒户已开始重建房屋。灾区群众渍水排干到哪里,补种作物就种到哪里。据悉,全省绝收的晚稻田已改种倒种春130万亩、秋玉米20万亩、蔬菜50万亩。
  湖南在重建家园中坚持团结救灾,非灾区、轻灾区从人力、物力、财力支援重灾区。常德市为了保证30万亩受灾耕地能在10月底前排干水后种上油菜、马铃薯等冬季作物,帮助灾民度春荒,组织非灾区、轻灾区大力调剂种子给溃垸的重灾区,帮助或借地给溃垸的重灾区育苗。汉寿县大南湖乡等5个乡镇3万多亩稻田内渍严重,水稻绝收,经上级同意,县里将其中2.2万多亩稻田改为养鱼,非灾区、轻灾区千方百计调剂鱼苗280多万尾送到汉寿。
  在这次洪灾中,湖南省水毁房屋94万间,其中全倒户18.67万户,省里分山丘区、洞庭湖区对倒房户区别情况予以规划、部署、指导和扶助。在灾民建房中,灾区群众互帮互济,一户建房,四邻帮工,互相帮助,节约了建房资金,加快了建房步伐。目前,山丘区1/3的全倒户已动工兴建新居,其中一部分已搬进新居。
  供销总社
  迅速组织货源
  确保农资供应
  本报北京9月17日讯 记者赵志文报道: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日前作出部署,要求各级供销社农资部门迅速组织货源,确保灾后农资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确保秋播农业生产旺季的需要。
  截至目前,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直属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已向受灾地区紧急调运化肥60.2万吨。湖北省供销社农资公司准备了80万吨化肥、1.26万吨农药;江西省供销社农资系统准备充分,已将7万多吨化肥、500多吨农药、700多吨农膜分别运到南昌、九江等灾区;福建省供销社农资公司、武汉市供销社农资公司等也积极向灾区送农资、送技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