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阅读
  • 0回复

游乐安全 人命关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9-21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游乐安全
  人命关天
  本报记者龚雯
  8月30日上午10时左右,上海闸北公园游乐区。一架“空中飞椅”大型游艺机载着20名游客的欢声笑语升空,结果转了没几圈即轰然倒塌。游客有的飞了出来,有的被压在下面,酿成1死8伤的悲剧。
  自1984年北京陶然亭公园首次出现儿童游艺机坠落事故后,类似的人身伤亡事故时有发生。人们不禁要问:游乐安全,离我们是不是远了点儿?
  令人担忧的15%
  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休闲时间的增加,使游乐业跟中国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80年代初,我国尚没有现代概念的游乐业,只在屈指可数的公园内设有少量娱乐设施,如北京中山公园的“旋转木马”、广州文化公园的“大风车”以及一些滑梯、跷跷板、转盘等。1985年,随着国内第一家综合性较强的游乐园———广州东方乐园的开业,游客们开始体验到“过山车”、“高空观览车”、“登月火箭”等现代化游艺机的滋味。此后,各地游乐园快速发展,目前达到数百家,去游乐园活动的人数每年达到3亿多人次。尽管这个数字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较大,但却是10年前的近70倍。我国现有的游乐园设施最多的已近50种,特别是一些高新科技产品,如“滑行龙”、“激流勇进”、“碰碰车”、“架空环园列车”……以其新、奇、特给无数成人和儿童带来惊险、刺激、兴奋的感受。
  然而,放松、开心之余,游乐安全也成了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两年前,国家技术监督局两度组织游艺机抽样调查,合格率均只有40%左右。近日,该局公布了对“高空观览车”、“太空船”、“海盗船”、“飞毯”等绕水平轴转动游艺机的抽检结果,合格率为85%,这一数字虽比两年前有了明显提高,但那剩下的15%仍让人提心吊胆。
  谁造成的隐患?
  造成游乐安全隐患的原因,主要表现在设计生产和管理运营两个环节上。
  游艺机多涉及疾驰、俯冲、高速(高空)旋转等运动,直接关系到人身健康和安全,属国家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但据了解,因游艺机市场宽广,利益可观,不少行业不顾自身是否具备生产条件,纷纷投入生产。一时间,百业争“游”。在几百户生产厂家中,有生产许可证的仅有50多家,且技术水准普遍不高,尤其是一些生产能力低下的无证个体企业,肆意假冒有证企业产品,并低价销售,严重干扰了游艺机市场的正常秩序,给安全保障埋下了祸根。
  由于投资主体多元化,主管部门不一,对游乐设施的管理较为混乱。有的游乐园贪图小利,坚持购买国内无证产品,或在引进国外游乐设备时缺少必要的质检程序;有的对游艺机各部分的性能和作用都不了解就随意安装,没有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连一些警示游客的标志也不标明;有的管理、操作人员未经过严格的上岗培训,遇到紧急情况不知所措。某市一游乐园在“飞毯”高速运行时忽然出现故障,操作员不是停机营救,而是胡乱按开关,使几位游人坠地丧命,至今还在打官司。
  要游乐更要安全
  安全是游乐业的永恒主题,确保安全才能真正满足游客对游乐的需求。去年10月1日,由国家旅游局制定、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的《游乐园(场)安全和服务质量国家标准》正式颁布实施,这是中国政府首次以“国标”形式对游乐业的安全运营和服务质量进行规范,标志着这项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但是,对游乐园包括游艺机的归口管理,迄今仍未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有关部门管起来名不正言不顺,即使查出问题,也无权处罚,最终吃亏的是老百姓。另外,我国游艺机无年检制,有些已过使用年限,仍在超负荷运营。
  游乐安全贯穿于游乐业所有环节,是一项系统工程,隐患不除,游人不安。加强行业管理,提高经营水平和服务质量已是迫在眉睫。最近,有关部门正在协调、研究,拟对游艺机等设施实行运营许可证管理,以期改变游乐业的无序发展状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