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压力下的竞争——河北藁城市珍稀动物养殖三场散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9-24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地方经济

  压力下的竞争
  ——河北藁城市珍稀动物养殖三场散记
  本报记者 潘承凡
  参观河北藁城市珍稀动物养殖三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色差冲击:极白的芬兰原种北极狐和极黑的美国漆黑水貂,构成截然分明的黑白两色世界。
  这个养殖场有两个年轻的合伙人,一个叫周兰喜,一个叫高清华。这哥俩原是竞争对手。中学毕业回乡务农,各自买了一辆车跑运输,跑着跑着认识了,很快便从竞争对手变成好朋友,于是卖了车一块儿合伙做生意。1995年市场变动,原先的生意不好做了,哥俩口袋里揣了些钱,却又不知道干什么好。当时的市委书记杨书涛对他们说:“搞养殖吧!”哥俩凭着对市委书记的信任,投下400多万元,办起了珍稀动物养殖场。
  谈起当年情景,哥俩十分懊恼。办场当年买回1500只国产狐,第二年下了6000只小狐狸,由于没有饲养经验,死了1/3,不然立马就可收回投资。当时的价格好,一张狐狸皮可卖到700元,卖种狐1200元一只。打那以后价格便急转直下,一天差似一天,竞争也一天比一天激烈,仅河北省就饲养着几万只狐狸。
  哥俩年纪虽轻,却是商海老手。他们意识到,要干下去,光拼数量肯定不行,一定得比品种比质量。哥俩找到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主动要求成为他们的经济动物育种基地;并找到国内一家较大的养狐场,拿出一大笔钱,请那家养狐场改良他们的国产狐狸。那家养狐场信誓旦旦保证授胎率多少,结果不仅授胎率差了一半多,连改良的种狐也死了一小半。哥俩中专门负责饲养技术的周兰喜对记者说,改良从商品角度是失败的,从品种角度却是成功的,那些成活不多的狐狸个个身圆体壮,身长都在120厘米以上,而国产狐只有80厘米左右。关键是进口狐皮价格比国产皮高3倍左右,而且比国产皮好卖。
  哥俩从失败中看到了希望,咬咬牙又筹集了400万元资金,委托中牧集团属下的中国种畜进出口总公司从芬兰进口了1000头原种北极狐,彻底改变了品种结构,也使养殖场成了国内“龙头老大”。南到华南,北到东北,都有养殖户带着狐狸前来配种。在养殖场外边,专门有几排狐狸“旅馆”,供前来求偶配种者栖身。
  哥俩说他们不急于倒种敛钱,他们想把种群扩大到10000只,达到年产7万—8万张商品皮的能力,形成全国最大的规模。到那时他们就有实力与香港和国外的狐皮收购者抗衡,不让他们随便压低狐皮价格,保护国内狐狸养殖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