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坐冷板凳”并非过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9-26
第5版(学术动态)
专栏:治学漫笔

  “坐冷板凳”并非过时
  □李琮
  我曾接到过一位青年经济研究工作者寄来一本著作,说是请我“指正”。翻阅之后,只觉得如坠五里雾中,实不知所云。而后,又接该青年作者来函,要求对此书写一评语。据说,他要凭此“成果”申请教授职称。我思考再三,觉得实难膺命,此事只好搁在一边。
  但事情并未了结。不久又接到该作者寄来某报刊载其大作“书评”的复印件。该书评对作者的学历、已发表的论著和获奖情况详加介绍,并誉之为我国理论界的“后起之秀”,说此书是该青年学者毕半载之功完成的专著,为其“最新之力作”,云云。
  这类令人啼笑皆非之事,不知是否个别现象。如非个别,也不知其“普及面”有多大。但无论如何,这种现象并非正常,而令人思考。
  理论工作者,关键在于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但要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却并非那么容易。这里首先要看理论工作者本人的追求。理论工作者应当追求什么样的效应和价值?本来,回答应是简单而明确的,即追求真理,就是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然而,有人在社会利益和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口号下,却把理论工作作为追名逐利的手段。这样,自然就无实事求是之意,而有哗众取宠之心了。哗众取宠,目的无非有二:一是为了取得“轰动效应”,作者借此求得一时声名鹊起,转瞬成为“著名学者”;二是为了取得市场价值,即与出版商共享丰厚收入。
  坚持实事求是之不易,除理论工作者所追求的目标要正确之外,还有一个科学勇气或思想品德问题。要坚持实事求是,就要不随波逐流,不随风摇摆,而惟真理是从。就要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有利于理论繁荣成长的环境或气候。但对理论工作者本身来说,不管遇到什么环境和气候,都应该提倡这种勇气和品德。
  做到实事求是,还要求理论工作者在各方面具有相应的条件和素质。因为要做到实事求是,就意味着准备深入到所研究的事物中去,详尽占有资料,揭示事物的本质。为此,就要准备用脑子,花精力,发挥“抽象思维”的能力;就要有的放矢,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还要注重逻辑,讲求辞章。这些都需要花力气,循序渐进,庶几可得;投机取巧,只能事与愿违。前面提到的那位青年学者,其“力作”之所以不成功,除了他追求的目标有误之外,也是因为他各方面条件准备不足,缺乏功底。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理论工作者生产的是精神产品,肩负着“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的重任,就更要有一点精神。这究竟是什么精神?姑且把它叫做“坐冷板凳”精神。《滕王阁序》中有两句名言:“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曾这样告诫做学问者:“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这里所说的坐冷板凳,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要耐得住清苦。冷板凳是清苦的象征。如果你一心想升官发财,搞理论工作恐非良策。官(指好官)是要有人去做的,靠诚实劳动而发家致富也不是坏事。但既然选择搞理论工作,却耐不住清苦,就难以有成。因为见异思迁,其心必躁。浮躁是搞理论工作之大忌。坐冷板凳的另一层意思,是要有韧性,有钻劲,孜孜不倦,持之以恒。有人说,现在有了电脑,又有了因特网,操作起来,大感便捷。一部三十万言的书,唾手可得,半载足矣,何必十年!确实,电脑这一高科技产物,对我们收集信息,整理资料,进行写作,是一大得力助手。但即使有了电脑,也代替不了头脑中的思维创造过程和兢兢业业、持之以恒的敬业精神。
  坐冷板凳,实际上体现着一种治学之道和一种学风。学风不正,文风也不会正。学风和文风,乃理论工作之生命线。这些,都是老生常谈。在今天,当我国理论工作和学术研究日益繁荣,理论队伍不断成长壮大、新人辈出之时,老话重提,也许不是多余的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