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参观五角大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9-27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参观五角大楼
  沈琚宝
  华盛顿郊外美丽的波托马克河畔,坐落着闻名全球的五角大楼。这座五角形建筑,因由五幢五层的楼房联结而得名。从外表看,五角大楼朴实无华,但自40年代建成至今,作为美国国防部所在地,一系列战争的策划地和指挥所,它既为美国创造过“沙漠风暴”的成功和辉煌,也留下了“越南泥潭”里难以自拔的失败和尴尬。在热心的东道主安排下,我们利用在美国学习考察的间隙,走进了这座曾多少次令世界神经为之震动的神秘建筑。
  想象中,一个国家的最高军事机关,肯定岗哨林立,戒备森严,我们这些普通“老外”能够前往参观,实是意外。然而,当我们在五角大楼前宽阔的停车场下车后,陪同人员带领大家径直从面向395号公路的侧门进入,没人检查,没人过问,甚至没人说一句话。我一边往里走,一边心里直犯嘀咕。
  开始,我还按照国内的习惯揣测五角大楼里的情景,国防部办公重地,应该是部门林立,环境清静。然而,实际情况与想象大相径庭,我们走进第一道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正在营业的餐厅、酒吧、咖啡馆、理发店,甚至还有服装店,俨然一个超级市场。原来这是大楼内部的商业服务区,看上去生意挺红火。
  穿过商业服务区,来到一个宽敞的大厅,我们很快办妥了参观的手续,主要是存放手提物品,凭护照领取一个类似会议代表证的标志牌。休息等待时,我注意到,来此参观的人可真不少,整个大厅里座无虚席,熙熙攘攘,各种肤色的人都有。稍候片刻,走来几位美军士兵,将参观者分为20人一组,每组由一名士兵带领,并宣布参观注意事项:标志牌挂在胸前、参观过程中请勿大声说话、谢绝进入办公室内、参观时可以照像但不许摄像等。
  进入办公区,只见大楼内部楼道宽敞,门窗高大。随士兵导游拾级而上,到三楼先参观海军办公区,然后下到二楼再看海军陆战队办公区。两个军兵种办公区各占楼层数百米长,楼道里军人和工作人员进进出出,十分忙碌,肩上军衔显示其中不乏将星耀眼的将军,他们和参观游览者搅在一起,似乎看不出有什么禁忌和安全上的考虑。从着装上看,五角大楼内穿便服的文职人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我们所到之处,办公室全部敞开供游人参观,从一般工作人员的办公室,到海军参谋长、海军女部长、海军陆战队参谋长等将军的办公场所莫不如此。凡是将军办公室的门旁都挂有牌子标明主人的职务,参观者尽可驻足探头观望,但门口地面一条红线提醒游人切不可越雷池一步。有趣的是,参观者看得津津有味;办公室主人则旁若无人。
  参观过程中,有一个非常强烈的印象:与其说五角大楼是一个办公场所,还不如说是座军事博物馆更贴切。在我们所看到的两层楼里,所到之处除楼道两侧的橱窗外,还有为数不少的陈列室、展览室,小的几十平方米,大则数百平方米。陈列展览内容,主要是反映美军的历史和战绩,其中有著名人物和战斗英雄的传记介绍,有重大战争和战役的情况记载,像独立战争、南北战争都有详尽的反映。陈列的展品中,还有大量实物,从英雄人物的遗物到历次战争中使用过的枪支弹药,甚至各种火炮等重型武器应有尽有。从橱窗中我们看到了巴顿将军的望远镜和麦克阿瑟将军的手枪。美国,作为建国只有200余年的国家,历史短暂,这些陈列品充其量只有几十年、甚或百余年的历史,被作为珍贵的历史文物收藏于五角大楼,由此可见美国人民对自己历史的珍视,对我们不无启示。
  负责给我们导游的士兵,军容严整,姿态端正,讲解声音洪亮,举止有板有眼,表现出良好的军人素质。他遗憾地告诉我们,要看完五角大楼至少需要四五个小时,而我们只有两个小时,只好看一部分了。交谈中我们得知,能够到五角大楼当导游的士兵,都是美军各作战部队中表现特别优秀者,作为一种表彰和奖励抽调到总部,待工作一段时间后再返回原部队。此种奖励办法,特别新鲜,也许称得上是一种美国特色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