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墙面瓷砖靓古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9-27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墙面瓷砖靓古城
  吴志华
  到巴西北部城市圣路易斯游览,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些瓷砖贴面的屋宇店堂。
  圣路易斯市位于南美洲赤道线附近的大西洋海滨,是巴西马腊尼昂州的州府。1612年,法国一位贵族远涉重洋,来到这里,遂以法国国王圣路易斯的名字命名。5年后,葡萄牙殖民者将法国人赶走,并在这里大兴土木,营造出一个繁华的商业城市。圣路易斯城坐落在海湾的小岛上,两条河流从它两侧缓缓汇入大海。面对着海河交汇口的古城码头,300多年来一直是这座城市与其它地区通商的门户。码头背后的山岗上就是被称为“历史中心”的古城区。在方圆不足60公顷的城区内,遗留着殖民地时期的900多栋高屋大宅和3000间旧屋平房,鹅卵石路面的街道,蜿蜒迂回,坡陡难行。街道两旁的屋宇店堂,有的墙皮斑剥陆离,有的已成废墟一片,但许多古建筑的花色墙面瓷砖仍然保存完好。这些瓷砖品种繁多,图案优雅。有蓝白双色调的,也有斑斓五彩的;有平面几何形的,也有雕花绘图形的;有的还用多块瓷砖组合成一幅大型壁画,使古老的建筑更显得雍容华贵。
  “葡萄牙人大街”是这种墙面瓷砖建筑最为集中、也是保存得最好的一条商业大街,当地人戏称为“粉笔街”。原来当年葡萄牙殖民统治者禁止黑奴进入这一商业街。黑奴气得暗中将这条街咒骂为“粉笔街”,形容白人个个如同苍白的粉笔一般。如今,禁令已废,街景依旧,碎石路旁三四层楼高的旧时富家大宅,家家面街的墙都用彩色葡萄牙瓷砖装饰。昔日富家大宅已成为当地政府机关,州政府的文化厅、艺术博物馆和“大众文化中心”都坐落在这些大宅内。时近正午,街上静悄悄的,行人稀少,家家大门紧锁,政府机构每天的办公时间都是在下午1时以后。我看到285号的“大众文化中心”的大门敞开着,迈步走进参观。原来是陈列圣路易斯城文物的博物馆,其中展品最多的则是葡萄牙人留下的建筑瓷砖,几十种最具代表性的瓷砖都是在修复圣路易斯古城时收集起来的,绝大多数是18世纪的产物,可谓历史珍品。
  展厅里只有我独自一人围着展品仔细观摩。每种瓷砖少则8块,多则16块,拼成一幅正方形或者是长方形的画面挂在墙上。有的瓷砖已经残损,有的釉彩剥落,但是它那精致的几何图形、和谐的色调仍然给人一种强烈的美感。在楼梯口,还展出了一幅2米多高的瓷砖拼画,画面人物也许是葡萄牙的国王或是葡萄牙贵族。无论是瓷砖还是瓷砖画,都显示出18世纪的葡萄牙建筑瓷砖制造工艺已相当的成熟和精美。
  沿着木梯拾级而上,迎面遇到了一位中年工作人员,听说我是来自中国的记者,便热情地带着我参观。他说,葡萄牙人生活与建筑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他们喜欢在陡峭的山坡地带建立城邑,喜欢在自家住宅面街的墙上用各种瓷砖贴面,以表现住宅建筑美和家庭富有。这种社会风尚自然也随着殖民主义者带到了巴西。据专家统计,圣路易斯城古建筑物上,至今还保留的葡萄牙瓷砖大约有100多个品种,是除了葡萄牙本土外,保留葡萄牙传统瓷砖最多的城市,有“葡萄牙瓷砖之城”的雅称。
  近年来,当地掀起了一场拯救文化遗产的“复兴”运动。政府和私人团体共同投资数百万美元,逐步地修复了老城部分主要建筑。虽然老区内仍然有不少房屋墙体破旧,断垣残壁,给人以“旧时堂燕”的凄凉冷落之感。然而,修复后的屋宇外墙都用浅蓝、褚红、蛋黄的涂料粉刷一新,加上正面墙体那些平滑精美的瓷砖装饰,使古城恢复了旧时的娇艳与魅力。当我们离开这里后不久,就传来了消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圣路易斯城命名为“世界人类文化遗产名城”。我想,以墙面瓷砖打扮的这座古城获得殊荣当属名不虚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