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学习抗洪英模 弘扬抗洪精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0-05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学习抗洪英模 弘扬抗洪精神
  编者的话
  今年夏天,我国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遭到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的袭击。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经过几十个日日夜夜的殊死决战,终于夺取了抗洪斗争的全面胜利,涌现出了一批光彩照人的英雄模范人物,创造了伟大的抗洪精神。为了学习抗洪英模,弘扬抗洪精神,激励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确保完成各项改革任务和今年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本报自今日起辟专版,连续刊登17个抗洪英雄模范的事迹。
  本期英模代表
  ①王占成中南石化武汉公司离休干部(文见左上)
  ②张昌平中共湖南省岳阳市市委书记(文见右中)
  ③张建国广州军区某舟桥旅政委(文见左下)
  5陈申桃江西省九江市江矶村党支部书记(文见右下)
  ●脚上留有三块弹片,腿上嵌着一根钢筋
  ●1954年的抗洪抢险,他一人勇救七名落水群众
  ●老百姓说:“王老汉救了大武汉,要活一百岁。”
  “生死一探”老英雄
  69岁的王占成是中南石化武汉公司的一名离休干部,三等甲级残废军人。
  在1954年的抗洪抢险中,他曾因抢救国家财产和7名落水群众荣立一等功。今年夏天,武汉发生了特大洪水。王占成平静、安闲的退休生活被打乱了。他多次请战上一线,都因为年纪大,领导不批准。上不了抗洪一线,他心里急呀,便经常到大堤上转转,看有什么事情可以帮把手。
  王占成的家在汉口丹水池,一个与水患紧密相连的地方。1931年长江大堤在这里首先溃口,接着汉阳、武昌破堤进水,武汉三镇一片汪洋,死亡3万多人。1954年洪水又从这里冲进来,幸亏抢救及时堵住了。也许是巧合,1931年溃口发生在7月29日,1954年出现险情也是7月29日,今年的7月29日,在这一带又发生了重大险情。
  这天下午5点半钟,在离丹水池一二百米的中南石化武汉公司煤气站的大堤旁,出现了三个指头粗的小洞,冒着浑水。很快,小洞变成直径20多厘米的浑水管涌,用手都探不到底。早已严阵以待的防汛抢险队、武警战士和公安干警,迅猛扑了上去。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管涌被制服了,险情基本控制。
  第二天中午,几上大堤巡查的王占成感到头晕,斜躺在沙发上休息。突然,楼下有人大喊:“堤破了,进水啦,“抢险呀!快抢险呀!”
  王占成一听就从沙发上爬了起来,穿上鞋就往外跑。他老伴慌了,一把拉住他说:“你有病,不能去!”老伴知道王占成不仅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抗美援朝时受伤的三块弹片还留在右脚的踝骨里,前几年膝盖又摔断了,腿上至今还用钢筋撑着。王占成对老伴保证:“我不下水,只出去看看!”
  一到堤边,王占成就被眼前的场面震惊了。他看到,在离29日发生管涌2米远的地方,一股粗大的水柱不断外喷。武警战士、公安干警、抢险队员拼命地奔跑着,一趟一趟地把沙土运到管涌处堵塞洞口。可是,由于水压太大,尽管在管涌处压了1米多高的沙袋,水仍然从四周涌出,而且周围地面又新出现了3个洞口,夹带着泥沙的江水不断涌出,情况十分危急!
  从小在水中泡大的王占成凭着多年的经验,认定堤外江中护坡上有洞!如果不堵上江中的洞,大堤随时都有溃口的危险。想到这里,他爬上大堤,翻过防水墙,毫不犹豫地跳入江中,在江面上仔细地探寻漩涡,因为有漩涡就有洞。一眼望不到边的滔滔江水,以每秒6万多立方米的流量向东奔去。
  江水淹到他的脖子,他顺着堤慢慢向前摸,水里的铁丝、木棍划得他前胸后背刺心地疼,可他根本顾不了这些,只想着快些找到涌水洞口。10多分钟过去了,洞口还没有找到。一条渡船被调来探险,他被船上的人拉了上去。
  堤内,管涌把100公斤的沙包顶翻,怎么也压不住,中南石化煤气站仓库里已积满了水,情况已相当危急,随时都有溃堤的可能。
  王占成不顾众人的劝阻再次跳入江中,拿着一根长长的木棍,平推着向前,仔细地寻找洞口。
  他看见一个明显的漩涡在离堤4米远的地方显了出来。他一步步移过去。探着探着,突然,他感到一股水流把他的一只脚狠命地往下拉。他明白,洞口就在这里。他赶紧抬起右脚奋力一跨,将双脚卡在了洞口上。这时,漩涡就在他的胸前,洞口就在他的脚下。这可是“生死一探”啊!事后,王占成的老伴哭着跟他讲:“那么重的黄土包丢进洞里一眨眼就没影了,你个老头子万一一脚踩偏了,那人不就没了!儿子已遇车祸死了,只剩下我孤老太带个孙子,那怎么活呀?”可当时,王占成什么也来不及想,只顾用手比划着洞口的大小,对着堤上的人大声喊着:“洞口找着了,有这么大!”
  十几个武警战士和抢险队员迅即跳入了江水中,围住他用双脚撑住的洞口。但洞口太大,直径有1米多,土包一扔下去就被吸入洞中无影无踪,100多个沙包丢下去也没能堵住洞口。人们纷纷跳入水中,拉开棉被,让堤上的人往棉被上投放黄土袋,一床棉被包四五袋往洞口丢。40多床棉被扔下去了,堤内的涌水终于被堵住了。这时,王占成在水中已浸泡了近一个小时。
  事后,经省防汛指挥部专家现场勘察和调查,认定这次险情是浑水漏洞,是溃口性险情。要是再晚几分钟,长江大堤就会出现恶性大溃口,后果不堪设想。
  险情排除了,灾难避免了。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发出了向王占成学习的决定。王占成却谦虚地说:“作为一个武汉市的老百姓,我只是尽了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危急时刻“主心骨”
  ●市委书记张昌平说:“若溃垸,我们当干部还有什么意思!”
  ●县里干部李岳保说:“我们入党多年,这个时候不拼,还靠谁拼!”
  ●村支书们说:“我们有信心,我们不走!”
  位于洞庭湖、长江交汇处的湖南岳阳,今夏与洪水搏斗80多天,不溃一堤一坝,创造了奇迹。
  7月27日,城陵矶突破历史最高水位,达到35.48米。下午,六七级大风卷起2米高的浪头盖过堤顶,落差7米的团洲垸大堤在颤抖。这道大堤曾在前年大水中溃决,新修的堤身毕竟单薄,稍有闪失,身后的50万亩良田将顿成泽国。
  危急中,岳阳市委书记张昌平赶到堤上,立即召开村支书以上党员干部紧急会议,他问大家:“有没有信心守住大堤?”回答是一片沉默。经历了漫长的搏斗,堤上的人们已经疲惫了。情急中,张昌平大声说:“团洲再溃垸,我们当干部还有什么意思!有信心的留下,没有信心的可以走!”停顿了一下,华容县派驻干部李岳保颤抖着双手,流着眼泪说:“我们入党多年,这个时候不拼,还靠谁拼。”在他身后,村支书们一个一个站起来,说:“我们有信心,我们不走!”
  凌晨3时,大雨倾盆,团洲垸大堤终于出现一道60米长的滑坡。一个个沙袋压上去,不见一个水泡就被卷走了。团胜村支书毛爱民和53岁的党员毛绍同率先跳入水中,用身体压在挡浪的彩条布上。3000多村民,也纷纷跳入激流,手挽手组成人墙,用血肉之躯挡住大浪。
  风浪将人墙一次又一次撕开,水中的人墙又一次次聚合。被浪头冲散的人随时会被大水卷走,团洲垸危在旦夕。这时,妇女、儿童和老人们赶来了,他们趴在泥泞的大堤上,死死抓住男人们的手,大声喊:“坚持,顶住!”
  已经转移的300多名妇女儿童这时纷纷跑回家,抱来芦苇、棉梗护提挡浪。直到东方泛白,风雨渐消,团洲垸终于保住了。
  8月9日,城陵矶水位突至35.57米,又一场恶战在岳阳县麻塘垸打响。在这里指挥抗洪的,就是市委宣传部长罗典苏。他是“老抗洪”了,经验丰富,更拼命向前。他那辆沾满泥水的防汛车上,两次被人用手指写下“救命车”三字。8月17日,高温40摄氏度,罗典苏像往常那样和年轻人抡锤打桩,心脏病突发,昏倒在地。8月27日,岳阳又降暴雨,洞庭湖大浪涌起,躺在医院的罗典苏放心不下自己的责任堤,瞒过医生护士,又出现在麻塘大堤上。
  麻塘大堤上,还有一支由党员、团员组成的“敢死队”,他们几十天吃住在船上,专门负责水下作业。一有管涌需要堵漏,最危险处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有时连续苦战18小时,累到了极限。
  长江江南垸大堤数万民工中,成立了上百个临时党支部,一个党员一面旗,一个干部一根桩,一个支部是一道不倒的堤防。临湘市水运公司党支部显得有点特殊,这家公司一年前破产,15名党员组织关系将转入不同单位。这次洪水来临,他们又聚合起来,由原支书邓菊其带领,固守菜坡段28米长江大堤。长江第六次洪峰涌来的那天,他们护守的堤段大滑坡,大家奋力从汽车上卸下石头护坡。党员谭建军被石头撞中头部,当场昏迷,在医院抢救包扎刚醒来,又跑回大堤。他们坚守40多天,保证责任堤不失。邓菊其对市委组织部长说:“公司解散了,党支部还在,这段堤防不会垮,请组织放心。”
  女子查险队长、党员王光秀,丈夫刚刚去世。洪水袭来,她带领53名队员负责1700米地段的查险。这片地带已被大水浸泡成一片沼泽。双脚溃烂了,皮肤过敏了,她全然不顾。8月23日深夜,她忽然发现一个管涌。本已精疲力尽的王光秀立刻扑上去救险,并且派人报告。十几分钟后,险情恶化,水柱喷出1米高,这时,400名解放军赶到了,王光秀和大家一起抢险,直到天明时累昏在地。
  回顾惊心动魄的岳阳抗洪斗争,张昌平总是不能平静,他指出,在岳阳抗洪一线,10万名党员在80万抗洪大军中是10万个红色的闪光点。在他们感召下,2万多人申请入党,500多人在抗洪中入党。在1998年大洪水这场空前艰巨的人与自然的较量中,岳阳基层党组织与千百万人民筑起了坚不可摧的堤防,保住了美好的家园。现在呢,张昌平说:“我们要用抗洪抢险精神,奋战经济建设主战场,努力实现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
  “九品村官”真豪情
  ●要不是这场大洪水,他也许一辈子没机会负这么大的责
  ●他深刻体会到人民对于“支部书记”名称所寄予的深情厚谊
  ●他深切感受到作为一个共产党人的光荣和自豪
  38岁的江矶村党支部书记陈申桃笑谈自己是个“九品芝麻官”,要不是这场大洪水,他这个芝麻官可能一辈子也没机会负这么大的责。
  陈申桃所在的新港镇是九江市的东大门、长江与鄱阳湖交汇的顶端。村南的堤外是波涛翻滚的鄱阳湖,村北的堤外是激流浩荡的长江,而堤内:3万多百姓,2万多亩粮田,九江石化总厂等大中型企业……
  陈申桃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较大的险情发生在7月9日晚。那时,他们已经在40摄氏度高温的大堤上滚爬了16个日日夜夜。突然有人高喊:“泡泉(管涌)!”陈申桃心里猛打了个激灵,因为得了烂裆病,连走路都困难的他,不顾一切飞奔起来,他一边派人报告,一边呼叫着准备砂卵石,自己则迅速来到管涌的水塘,天已经黑了,离大堤200多米的管涌处又没有照明,黑咕隆咚,陈申桃想不了许多,一头扎了进去,水喷涌而出,多次下潜都被激流冲了起来。陈申桃心里明白,越是沉不下去,说明情况越糟,万分危急,必须查明险情。陈申桃抱起一块50多公斤的大石头,才慢慢靠近管涌处,两根竹竿接起来,探出管涌有5米多深,如不及时处理,大堤将会很快溃决。陈申桃和十几名突击队员手拉手,在水中组成人墙,岸上的队员则不停地传运砂石……一直坚持到增援的部队赶来,那天他们和赶来的子弟兵们一起激战了30个小时,终于堵住了这次特大管涌,保住了大堤的安全。
  由于疲劳过度,陈申桃巡堤时一头栽进一个两米多深的石头沟,晕了过去。等他醒来时,发现自己被人抬到了哨棚,胯骨摔伤了,大腿上,一条两寸多长的口子,已被包扎好了,但鲜血还不时往外渗。医生命令休息,陈申桃一听就急了:“情况这么危急,我又是村里领头的,我要是现在休息了,还怎么去见全村的父老乡亲?”陈申桃不听劝,拄着竹竿,一步一拐地往堤上走。
  7月28日,长江水位超过历史最高水位70多厘米,堤内堤外落差有6米多,长江好像顶在人们的头上,加上长时间的浸泡,老闸口开始渗漏,如不及时堵住,没顶之灾就在眼前。“陈书记,你有伤,漩涡太危险!”人们的话音没落,陈申桃已经第一个跃入了湍急的水流,其他队员紧跟而上……
  10多个小时的奋战结束了。陈申桃来不及看一眼溃烂的伤口,累倒在大堤上。人们心力交瘁,已经到了最后的极限。可洪水就像无情的恶魔,似乎一定要考验一下人们的坚强。又一个不幸的消息扼住了人们的心:南边的湖水漫过来了,村子被淹了,700多亩水稻、500多亩鱼池、20多栋房子——家没了。一个多月没回家的乡亲们懵了,陈申桃也懵了,90多岁的祖母、年近花甲的父母亲,还有妻子和一对儿女,他们究竟在哪里,陈申桃心如火燎,他多想回去看一眼,哪怕只有一眼,其实,来去也只不过就半个小时的路程。然而,陈申桃片刻就清醒了,此刻,他就是党,他就是支部,党员就是榜样,党员就是军心,无论什么时候,党心不能散,军心不能垮。
  8月1日,水位猛涨到23.03米,已超出大堤的保证水位。陈申桃和弟兄们清清楚楚,去与留的决定,或许就是生与死的抉择,最后的关头已经来临。风大浪急雨狂,大堤上已不容人站立,陈申桃和乡亲们就拖着沙袋前进。双膝磨破了,两只手也伤痕累累。可只要他们一步一步爬,堤就一厘米一厘米地长。20多个小时过去了,勇士们硬是用自己的鲜血和汗水在大堤上码起了一条长1500米、高50厘米、宽1米的子堤。
  “生命之舟”大营救
  ●房屋被洪水淹没成为暗礁,露出水面的电网闪着电击的火花,随时都有危险
  ●80多艘冲锋舟,两个昼夜,两万三千多名群众获救
  ●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年轻战士杨德文和叶华林死得壮哉!
  广州军区某舟桥旅在西起宜昌东至九江这个长江最险要的千里江段上,连续奋战70多个日日夜夜,水中营救群众6.1万多人,安全转移群众7.9万多人。湖北人民亲切地把他们誉为洪水中的“生命之舟”。
  7月22日凌晨,黄石市连降暴雨,山洪暴发,城区发生了罕见的内涝和泥石流,两万多名群众被洪水围困。接到抢险命令时,该旅3个营500多名官兵顾不上吃饭,冒着瓢泼大雨到达黄石。黄石六中有300多名学生被困在学校的楼上。三营的冲锋舟赶去营救时,多次被水里的障碍物撞翻,战士们索性跳入水中,前拖后推;水面上到处漂浮着粪便、垃圾,一浪打来,不时有死老鼠打在脸上,气味十分难闻,呛得人透不过气来。官兵们顾不得这些,一趟又一趟地接送,终于把300多名学生全部安全转移。焦急等待的学生家长,看到劫后余生的孩子被救,千恩万谢说个没完。就在官兵们准备离开学校时,排长叶志彤忽然听到学校后面的一幢楼房传来一位老人的呼救声,原来他的儿媳妇就要生孩子,困在二楼出不来。叶志彤二话没说,带着两个战士,一头扎进水里,潜入楼门,摸索着爬上楼道,细心地把孕妇抬到一块木板上,再用绳子慢慢地从二楼吊下来,放在冲锋舟上,一直送到医院。就这样,经过10多个小时的奋力抢救,黄石市两万多名被洪水围困的群众全部安全脱险。
  在簰洲湾营救行动中,全旅官兵以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该旅抢险救灾最悲壮的一页。
  8月1日晚上8时25分,嘉鱼县簰洲湾民堤因管涌发生溃口,4亿多立方米的洪水以3层楼高的落差,疯狂地扑向堤内。黑暗中,洪水的咆哮声、房屋的倒塌声、群众的哭声响成一片。舟桥旅五营199名官兵当即脱下自己的救生衣,往群众身上套。排长高文清本不大会水,在汽车将被大水冲翻的时候,他顺手抓起一个汽车坐垫准备自救。这时,身边一个叫高曼的小女孩看到突如其来的洪水吓得直哭,高文清一把抱起女孩就跳入水中,拼尽全身的力气,借着坐垫的浮力和水势,硬是把高曼托上了岸。战士罗伟峰,连续7次从堤上下水,把两个老大爷、3名妇女和两个小孩救上了大堤。当他第八次跳进洪流时,被一位赤身裸体的老大爷死死地抱住了腰,动弹不得,连呛了几口水。小罗挣扎着浮出水面,顺手抱住了一棵树。可是,这树又粗又滑,老人怎么也爬不上去。洪水越流越急,老人要是抱不住树干的话就有被冲走的危险。小罗使尽全身的力气,双腿紧夹树干,让老人坐在自己的肩上。水涨一寸,他就将老人往上顶一寸。到了半夜,天又下起了雨,坐在小罗肩上的老人看到他冻得直打哆嗦,流着眼泪说:“孩子啊,别管我了,1954年发大水我差点死了,再不能连累你了,你赶快逃生吧!”但小罗抱着宁可和老人死在一起的决心,始终没有松手,硬是用自己的肩膀将老人扛了8个多小时,一直坚持到天亮。经过两个昼夜的奋战,舟桥旅救出了2.3万多名群众。
  在这次大营救中,舟桥旅有两位年轻的新战友,还没来得及过上军旅生涯中的第一个建军节,就被无情的洪水吞没,再也没有回来。那天晚上,19岁的战士杨德文在汹涌咆哮的洪水中,被一名妇女死死抱住了脖子。杨德文一边将这名妇女朝安全地段推,一边拼命脱下自己的救生衣套在她的身上,刚往前推了十几米,突然又听见后面传来求救声,一位60多岁的老大爷站在摇摇欲坠的房顶上,不停地打颤。杨德文迅速游过去,将老大爷从房顶上接了下来,刚一离开,房子就倒塌了。杨德文用肩膀将老人顶上了树。他对老大爷说:“你一定要抱紧树,不久就会有人来救你的,我还要去救别人。”话音刚落,一个巨浪打来,小杨被卷入洪流,再也没有露出头来。就在杨德文奋力抢救老人的同时,刚满20岁的战士叶华林,也在一片树林中寻找和抢救被洪水冲散的群众。突然,不远处传来呼救声,他循声游过去,只见一个8岁左右的小女孩正在一堆漂浮的稻草中挣扎。叶华林经过20多分钟的搏斗,终于将小女孩送到一棵树上。就在他准备再去救人时,一排巨浪迎面打来,他的头撞在树上,随即被汹涌的洪水卷走了。(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