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天兵空降荆江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0-06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天兵空降荆江安
  ●八月七日,温家宝副总理说:“你们有决心守住,我天亮就向中央报告。”
  ●八月九日,朱镕基总理说:“你们为确保荆江大堤安全立了大功。”
  ●八月十三日,江泽民主席动情地说:“上甘岭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军队心里。”
  汹涌的江水,咆哮的洪峰,裹挟着足以毁灭江汉平原的力量狂冲肆虐。防汛形势异常吃紧。
  7月3日,空军空降兵某师急驶到达荆江大堤,成为今年抗洪抢险最早到达大堤执行任务的部队之一。
  该师师长姚恒斌在接到部队准备抗洪抢险通知的同时,患癌症晚期的母亲行将动手术。他深知,这或许是与80多岁老母最后一面了;他更深知,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手术那天,看着躺在车上极度虚弱的老娘,这位陕北硬汉哭了,他央求护士说:“我当兵快30年了,没有给父母尽多少孝心,让我亲手把她抱上手术台吧。”老母亲上了手术台,他却含泪赶回了部队……
  部队抗洪出发时,炮兵团105炮连指导员潘金胜,正在空军汉口医院住院。当他从电视上看到本团在公安县抗洪抢险的报道后,立即找到医生要求出院。医生不同意,他苦苦哀求:“现在连队都在前线抗洪,我一个人留在这里住院,心里比有病还难受。”医生只好给他办了出院手续。潘金胜当晚就从武汉乘夜班长途汽车,往公安县赶。当赶到长江南岸的公安县时,部队已于前一天的晚上撤回江北洪湖市。当时,天色已晚,下起了暴雨,从公安县发往江北的客车已全部停开。为了尽快找到部队,潘金胜就在公路上拦车,好不容易搭上了一辆开往洪湖的拉煤车。两天两夜的奔波,潘金胜终于在洪湖周家嘴大堤上找到了部队,旋即投入抗洪战斗。
  面对严峻的抗洪形势,全师5900多人分布在洪湖至监利275公里的堤段进行防守,平均每人46米多。站在江堤上,官兵们感到整个大堤似乎都在颤动。由于大堤多是沙土结构,险情不断,部队几乎每天都有恶仗。全师从上堤到第四次洪峰到来之前,35天的时间共排除96次重大险情。8月6日凌晨4时50分,监利上车湾段发生了特大崩岸,若不及时加固,就会在短时间内造成大堤决口,情况十分危急。该师某团3营接到命令后,500多名官兵仅用10来分钟就从4公里以外的驻地赶到现场。开始时,官兵不停地向塌陷的堤脚上抛石块、扔土包,但在巨浪的冲击下,抛下的土包、石头很快就被卷走了。营长文东和教导员庄政迅速把30多名党员召集起来,组成了“敢死队”。他们把绳子一头固定在车上,一头系在自己的腰间,跳入水中排成人墙,阻挡水流的冲击。
  8月6日,第四次洪峰向沙市45米的分洪警戒线冲击,长江大堤的安全到了危急的关头。分洪保堤的问题成为上至中央、下至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也成为长江抗洪抢险斗争战略决策的关键。危急时刻,国家防总总指挥温家宝副总理受党中央、国务院委托,于8月7日零时赶到监利、洪湖视察汛情。一到大堤,他就向空降兵部队军长马殿圣详细询问情况。他说,你们守卫的是最危险的两个地段,假如你们有决心守住,我天亮就向中央报告。此时,马殿圣深知这句话的分量,但他没有丝毫的迟疑,表示:“我们有决心坚决完成任务。”言语虽短,但字字千钧,代表了该师全体官兵贯彻军委江泽民主席严防死守重要指示的决心和坚定信念。
  8月16日下午,第六次特大洪峰到来之前,江泽民主席下达了长江抗洪一线部队“全部上堤”的命令。当晚,下起了大暴雨,大堤上泥泞不堪,官兵们抖擞起精神,按照分工,每人负责坚守1米长的堤段,排查险情。战士们披着雨衣,一手拿手电,一手持小棍,在树林、草丛、池塘和稻田地中来回排查。由于连日奋战,官兵们两眼通红,怕夜间顶不住,误了查险,就互相结成对子,每隔几分钟,就喊一声对方的名字,有的往眼皮上抹清凉油和风油精。师团领导担心误了指挥,有的喝浓茶、抽烟,有的吃辣椒、大蒜,借以刺激提神。就这样,连续坚持了3天3夜,顺利地顶住了第六次大洪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