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丹麦的“老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0-04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丹麦的“老城”
  章念生
  欧洲历史悠久的城市大都可分为老城和新城,新城现代摩登,老城古色古香。但一座老城老旧到充当城市生活博物馆的地步,恐怕就为数不多了。位于日德兰半岛的丹麦第二大城市奥尔胡斯市中心,就有一座这样的“老城”,作为一座露天博物馆向游人开放。
  奥尔胡斯城像一把打开的扇子,平铺在海边,两条半圆形的主街道围成了一个扇面,老城就位于扇的中心位置。
  那是一个仲夏的清晨,我们抵达的时候,雾霭尚未散尽,老城刚刚开门,大多数游客还未到来,我们就成了光顾老城的首批客人。走进入口处,便将入口之外繁华大街上的车水马龙抛在了身后,眼前是碎石路、窄街道、低矮房、小木桥,古老的气息悄然而至。站在街角,一幢红瓦白墙细格窗的两层楼赫然入目,及远,一幢幢红、黄及淡蓝色的旧式楼房在晨雾中还朦胧可见,更远处的风车已是若隐若现。一阵“嗒嗒”马蹄声打破了晨间的静谧,一辆敞篷式四轮马车从不远的街角驶过,身着古老制服的驾车人甩着马鞭,甩出的鞭声清脆得有点刺耳。晨雾中的蹄声、鞭声、老路、老楼、老式风车,构成了一幅令人难忘的声像图。
  进了老城像进入闹市,一路店家林立,都是19世纪初的摆设。有个钟表店,是家老字号,里边摆着该店出产的各式摆钟,从钟楼的巨钟到小巧的挂钟,样式很多,有不少还在“滴答”作响,据说这里的展品有好多是从丹麦全国甚至国外收购回来的。隔壁是所学校,从低矮的门洞走进去,要上一段木楼梯,楼梯的每个阶梯比平常的要宽要低,显然是为了孩子们的安全考虑。楼上是个教室,摆着黑板和桌椅,后面却有一个舞台,挂着好几层幕布,上面立着几个身着戏装的模特。舞台前坐着一位年轻姑娘,一身花布长裙,头上包着头巾,手里正在做着针线活,她是那么投入那么专注,仿佛正为明天的演出赶制戏装。离此不远的一家裁缝店里,纸样摊在桌上,铺开的布上画着线,剪刀就在旁边搁着,好像店主刚刚离开一会儿。斜对过的木匠铺里,锯、刨、凿等各种木工家伙摆得零而不乱,让人立刻就能想象出木匠正在干活的样子。
  一家糖果店里,两个古装店员正忙着用旧报纸包装糖果,然后用天平称好,再整整齐齐地将它们摆在柜台上,写上标价。有家照相馆,四周墙上都挂着发黄的照片,台式摄影机对着布景前的凳子,还打着灯光,好像照相馆正在营业。还有染坊、邮局、铁匠铺、像中药铺一样的老式药房等,一时也数不清共有多少店铺。不过所有店铺有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前店后家,临街一边是店面,后面是店主生活起居的地方,从客厅卧室厨房里的不同摆设,可以分辨出哪家富哪家穷。
  这座老城,说它是一座露天博物馆,的确没错,因为这里有许多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古老建筑和摆设,在向人们讲述着这里的历史,这里的文化。但它又不仅仅是一座博物馆,因为这里无时无刻不充溢着那个时代的生活气息:身着古装的人们往来穿梭,古老院落里鲜花盛开,垂柳下池塘里野鸭戏水,河湾小桥旁水车轮转,还有面包坊里飘来的扑鼻香气,马车驶过的叮当铃声,都使人感觉到它更像是一座正在运转的小城。
  翻开手中关于老城的介绍,上面写道:“老城被认为是欧洲最大的、最集中和最具细节的城市生活博物馆。弥漫小城的声音、气味以及别致的气氛相互结合,给游客一种来到不同世界的感觉。”细细体味在这里的所见所闻所感,觉得介绍上所说的并非言过其实。置身于那样的氛围,如果不是周围游客光鲜的现代衣着提醒,恐怕真会忘了身处何时。丹麦人将74座老房子、34家作坊、10家零售店、5个庭院等完全保持了当时的样子,再让古装店员来点缀,一座古城就活了。来此游历,感觉不是在游,而是一种融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