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9阅读
  • 0回复

我们要把沙荒逐步变成绿洲——我国营造防护林的初步成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4-09-22
第3版()
专栏:

我们要把沙荒逐步变成绿洲
——我国营造防护林的初步成就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中央人民政府林业部副部长
李范五
我国西北和内蒙古有广阔无垠的沙漠。靠近沙漠的地区,风沙是人民生活上的一大灾害。仅东北和内蒙之间,就有八百三十三万公顷风沙地区。在这里,八十二万多公顷沙荒地,因为风沙为害,收成常常没有保障,六万公顷流动沙丘连年埋没或侵占着农田。在河北西部,及永定河下游河南东部等地区,由于河流的泛滥、改道和风沙的侵袭,造成大片的沙荒或碱地。这些地区的农民,历来过着贫穷困苦的生活。怎样减免风沙灾害呢?这是许多年来困顿于风沙地区的人民所梦寐以求的事。过去,农民们曾经和风沙作过不断的斗争。在吉林、辽宁、永定河下游,他们曾营造过小型防风林来阻挡风沙。然而,在封建统治下的农民,一没有地,二没有权,力量又是分散的,虽然作了不少的努力,却没有收到多少效果。
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人们的多年希望开始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在东北、内蒙、西北、河北、河南东部的一百六十个县、市、旗的范围内,先后制订了营造防护林的宏大计划。这些地区的防护林营造成功后,就能保护或改造二千零七十万公顷的农田和沙荒。
为了实现防护林的营造计划,五年来国家投入了巨大的力量,并且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积极参加。仅在初步实施东北西部防护林的计划中,国家就曾派遣了二千六百名专业干部和工人,建立了一百二十九个造林站和一百三十三处苗圃,培育了三十八亿多株苗木。在三年多的时间内,这一带地区的农民仅为完成二十一万公顷的造林工作,就付出了六百多万个劳动日。在许多地区,人们组织起来实行互助合作,解决了农忙和造林的矛盾。河北西部行唐等五县的造林地区,在二百五十多个造林合作社,将近三万个社员的带动下,广大农民组织起来营造了防护林六万七千多亩。现在,河北西部、河南东部、永定河下游三处的防护林营造工作已基本完成。东北西部、内蒙东部已营造防护林二十一万八千多公顷。陕西、甘肃境内东起榆林西至酒泉长达三千里的防沙线上,已造林二万七千多公顷。全国防护林的营造,截至今年上半年,总计已完成六十五万多公顷。
随着营造防护林计划的逐步完成,若干沙荒地带改变了原来的面貌。
在东北西部,人们如果在高空俯瞰,已经隐约可以看到一条条绿色的林带,断续地穿过南北千余公里,东西三百公里的广阔原野。不要多久,这一带的千万顷沙荒地,将变成丰产的农田和肥美的牧场。这带地区人们的生活条件正在变化。黑龙江省的白城县四区大兴村,大部土地原是跑风地。在这种地上耕种,春天往往要毁种两、三次,秋季的狂风又经常刮倒禾苗,一公顷地平均才打两三石粮食。一九五一年开始造林,到去年秋天全村营造了十九公顷林带。第一年造的两公顷林带,幼树已有六尺多高。在林带的保护下,一九五二年十七亩地打了四石七斗谷子,一九五三年打了五石四斗。热河省敖汉旗的下树林子村,全村面积一千零五公顷。八十多年前曾是林区。封建地主砍伐了森林,带来了风沙。到一九四六年全村百分之九十五的耕地成了跑风地,洪水又冲毁耕地一百六十多亩。那时人们吃树叶、吃糠皮。不少农民为饥寒所迫,向外逃荒。解放后,全村农民从一九五○年开始造林,到去年止,共恢复和新造幼林三百四十多公顷。这些网状的幼林,改造了三千多亩沙荒地,保护了四千多亩跑风地。在林网里的张子季等十户的耕地,一九四四年每亩产量不足一斗,到一九五二年每亩产量已达五斗。幼林长起来,不仅保护了农田,还增加了副业收入。全村一百四十七户,平均每户有幼林二十亩,三年中全村林木副业收益共值三十四万多斤粮食。如今全村不仅没有了逃荒户,而且搬来了新的住户。农民生活开始改善了,入学儿童不断增加。三年之中,全村还盖了二百四十八间新房。
在河北西部,消灭三大沙荒的防护林网是从一九四九年开始营造的。过去,这里的风沙掩埋了田地、房屋,水井也填干了。靠近沙荒的田地,非但不能种麦子,连别的庄稼每年也要播种三、五次。春季一刮大风,农民就睡不好觉,担心禾苗被风沙摧毁。只要风一住,就得出动全家,一齐跑到地里去用铁锹和簸箕艰难地往外铲沙子,搬沙子,搬掉了沙子,就焦急地天天盼望着幼苗出土。那时,他们不由得衷心地祈望:“谁要帮助咱们制服风沙,
一定给他修个庙!”现在在这块千百年前由磁河、沙河泛滥和改道遗留下来的十一万七千多亩沙荒上,因为营造了六万七千多亩防护林,已把全部沙荒固定下来。到一九五二年秋季,许多靠近耕地边缘的幼林已高达丈余。秋收作物大多不遭风灾了,产量提高了。过去不能种小麦的跑风地改成了麦田。全沙荒区一百零五个村庄,比造林前共约增加了麦田三万一千五百亩。有的村子,每亩麦的产量已达到一百二、三十斤。在这里,纯沙荒也被改造成了能够种植的土地。行唐县??村去年新开垦的纯沙荒一百六十亩,收了四万斤花生。一九五三年,仅据正定、行唐等四县的统计,在造林的沙地上,共采紫穗槐叶四万七千多斤(是很好的肥料)。
在河南东部地区,因为黄河屡次改道,特别是蒋介石匪帮在花园口决堤放水以后,给当地十七县人民留下了将近四百二十万亩的沙荒和碱地。沙区成千累万的群众在饥饿中挣扎,常常被迫成群结队地向外地流徙逃荒。如?县西砦村十八年没收过麦子。一九四六年全村七百六十人,有一百三十多人离乡背井以讨乞为生。解放后,农民积极响应人民政府的各项号召,五年之内在一百八十万亩沙荒上,造成了密布的防风林网。现在,种了四年的树高五、六尺到一丈多,种上五年的柳树已长到十来公分粗。沙荒被驯服下来了。许多高大的沙丘被数行或数十行密密的幼林包围着,逐渐被风刮平。树上的落叶变成的腐植质慢慢地改变着沙土的性质。一九五二年起,在林网附近和网眼内的大量沙荒已能垦种。原兰封县四区蔡冈村百二十户人家,以前只种二百几十亩地,去年增种了八百亩。在林网里,家家户户还种了二、三亩棉花。据河南省林业局估计:河南东部沙区近半年来扩大耕地约十五万亩,等于给五万农民每人增加了三亩耕地。
去过河南开封的人都很熟悉,多少年来,开封北郊一望无际的沙荒和城墙连接起来,行人和车辆不用过城门,只须借着沙堆,便可出城入城。今天,那大片沙荒已为绿荫所覆盖,“杨树成行,柳树成荫”,整齐茂密的林带像千万座绿色的墙,保护着二万亩农田。加上人民政府采取的一系列增产措施,去年这里已出现二十多年来的第一次丰收。原来较为贫瘠的土城乡,全乡土地面积一万五千七百多亩,一九五零年还没有一亩麦田;一九五一年开始种小麦七百一十亩,每亩收麦四十六斤;去年种麦面积扩大到三千二百亩,每亩产量提高到一百一十斤,最高产量达三百五十斤。
在原兰封县四区的沙丘里,防护林营造以后,还出现了面积五千亩的大果园,种植了千万株梨树、苹果树和已经结实累累的葡萄。
“沙漠变成绿洲”在我国来说已经不是神话,仅仅五年的时光我们就已看到这些事实。当然,现在来谈我国营造防护林带的效果还是为时太早,如果从国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前途来看,我们的造林事业更仅仅是开始。不太远的将来,有千百公里的铁道要通过沙漠和草原,有亿万亩荒地将要逐步开垦;因此,在西北、内蒙古等广大地区都需要大量营造防护林来配合。十分艰巨和伟大的改造自然的任务,要我们克服一切困难去一步一步地完成。在今天,六亿人民自己当家作主了的新中国,我们相信,什么奇迹都是可以创造出来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