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江宁再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0-09
第11版(大地周刊·作家文苑)
专栏:

  江宁再造
  张抗抗
  出南京禄口新国际机场,沿机场高速路北行18公里,葱郁的江南田园中,忽地闪出一座明艳亮丽的新城——网状结构高等级水泥路面、鳞次栉比的花园式厂房、林立的大厦酒楼、色彩鲜艳形态各异的花园别墅……位于金陵城南七公里处的江宁县经济技术开发区,迎面扑来了一阵阵生机勃发的现代气息。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那片疏密有致的建筑群中央,竟然出现了其大无比的一汪碧水,环绕湖岸的四边有树林和沙滩,远处的湖心飞架起一座流线型的长桥,近前的湖便伸至辽远。人说那叫做百家湖,当年是一片泥塘,开发区起步时咬着牙投资几千万,如今湖边的地价就再不可同日而语了。
  去过许多开发区,尚未见过有如此眼光,真舍得投入和懂得投入,在未来寸土寸金的新城区里,预留出一片自然的水域——就因为这独一无二的百家湖,我对江宁开发区的建设者们,陡然生出由衷的敬意和好感。
  其实,这是一个走几步就会踩着历史典故的地方——东晋谢安从浙江会稽东山复出,在江宁土山筑堰垒坝,淝水一战击败符坚,从此土山更名东山,留下“东山再起”的佳话。李白曾写诗,感叹“金陵风景好,豪士集新亭”……江宁县自南往北三面环绕六朝古都南京城,悠悠秦淮河由西向东穿越,而南京城北,则是奔流不息的滚滚长江……
  关于各省各地开发区的辉煌业绩,已被无数次证明与书写。但江宁仍然是一个例外。亟待发展的南京城,北临长江,西遇安徽,东望钟山,只有往南拓张这条路可走,于是江宁县在九十年代初,一跃而成为一块真正的风水宝地。江宁县委看准了它的区位优势,断然圈出二十四点九八平方公里的丘陵乱岗,以国际的一流水准作为标尺,来规划这个小小的县级开发区的未来图景。开发区起步之初,采取向社会筹集法人股的办法,筹得启动资金九百八十五万元。然后“以血汗为第一投入”;实现“六通一平”基础设施那段日子,员工们一个个都晒成了“非洲人”,人们说县委书记的脑子都动空了。
  富规划,穷招商,苦拼搏。六年下来,开发区内,如今已有瑞典爱立信,日本三井、东陶,德国西门子,台湾旺旺,美国福特等几百家海内外大企业在此安家,其中投资超过千万美元的项目达几十家之多。
  江宁人说,那每一个大项目背后,都有一个艰辛的故事。
  菲律宾的生力啤酒到中国开拓市场,欲在沪宁线上选定一处开发区办厂。那投资商一口气走了六个城市的开发区,每到一处便扔下一份英文问答题,共有二百七十三个题目。从地震到台风到年降雨量到病虫害问得不厌其烦。江宁开发区管委会连夜组织人马,把县上懂英语的人才全部调动起来,先把那二百七十三个问题全部译成中文,分头送请各部门专家回答,再把答案译成英文——完成这二百七十三个问答,只用了一夜时间,第二天,生力啤酒集团在中国的办事处,便收到了江宁开发区的传真答复。这就是江宁的速度和效率。尽管别处的投资条件都比江宁更优惠,而菲律宾生力集团却毅然选择了江宁开发区。
  但比起上海浦东和苏州工业园区,江宁开发区毕竟是太小了些,江宁必须打开上海的招商市场,才能为自己竞争到一席之地。1994年,江宁开发区决定在上海召开投资说明会,但那时一个外国朋友都没有,连外事机构的门都进不去。赴沪小分队苦思冥想,说门进不去,窗户总有吧。便耐心地向一家家陌生的窗口投递资料,一天跑了四十多家外国商社。第二天再去询问,最多的一天内跑了七趟。江宁人的诚恳终于感动了看门人,看门人介绍他们认识了办公室的一个小科长,小科长终于也被感动,帮他们请来了大经理。到会议正式开幕的那天,他们竟然请到了一百二十多个外企和外商的代表,还有十二位驻沪使馆的领事。上海的报刊惊呼“江宁开发区赴沪抢滩成功!”而江宁开发区为举办这次活动,宣传费和广告费总共花了不到一万块钱。没人知道,他们为了找到一家客房价位低于一百元的旅社,竟冒雨跑遍了整个静安区。所以江宁人有资格自豪地宣称:穷招商未必穷酸相,招大商不需大排场。
  短短几年时间,江宁开发区已顺利引来百家客商汇聚百家湖,成为一座科工贸结合、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新城。有外商说,江宁开发区的服务是最好的。开发区设有“马上办”办公室,有专人值班,发现问题“马上解决”。江宁人自己喜欢说,“不吃馒头蒸口气”——别人没想到的你要想到;别人没做到的你先做到;别人都做了你就得做得更好。开发区人白天不开会,节假日不休息,中午不回家,九十年代的人讲现代意识但还得加上奉献精神。江宁开发区招聘人才,有个著名的“一题必答,一票否决”——总经理亲自向应聘者面试提问:“你为什么要来江宁开发区?”如果仅仅是为了高收入和好待遇,业务知识考得再好也不予录用。
  江宁开发区真正的“野心”,有江宁县委拟定的“省市窗口,南京附城,经济强县,空港中等城市”的十八字方针为证。开发区将在若干年内依次建成百家湖游览区、科技金融区和工业加工区三个发展圈。并把江宁建成省级国际经济贸易中心、体育中心、旅游中心和文化副中心,成为南京都市圈的现代化延伸。
  未来不是梦。就在老县城和开发区相邻的“边界”,已经建起了一座开阔而优美的文化休闲广场。颇具文化意味的大型雕塑、音乐喷泉、彩灯、树木和花坛,给辛勤顽强的江宁人提供了怡养性情的好去处。广场是一种文化品位的象征,更是一种精神财富的标记。有魄力和胆识修建广场的人,才是充满希望并有远见卓识的。所以江宁开发区令人不易忘记也不会混淆。因为它拥有被物质文明常常忽略的空间——湖与广场。那是“东山再起”真正的纪念碑,它将再造江宁之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