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科技革命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和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研究取得进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0-10
第5版(学术动态)
专栏:课题追踪

  “科技革命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和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研究取得进展
  陈筠泉、殷登祥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科技革命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和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吸收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科技革命与当代经济社会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本项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当代科技革命的内容、特点和发展趋势;科技革命对生产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西方世界关于科技革命对经济社会影响方面的各种思潮;经典作家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和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运动的结合。在以下一些问题上,研究工作有相当的难度,同时也具有创新意义:科学技术如何转化为生产力,实现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内在机制是什么?究竟如何发挥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如何使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主义运动结合起来?该项目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在理论上丰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社会发展观,而且在实践上将增强人们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发展经济的自觉性,并为科技决策部门提供参考。
  该项目在研究过程中,定期举办“科技革命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论坛,现已举办四期:第一期由陈筠泉主讲“马克思论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刘大椿介绍(英)保罗·肯尼迪著的《未雨绸缪——为二十一世纪作准备》一书;第二期由钟义信主讲“信息革命与信息社会”,曹南燕介绍(美)迈克尔·G·泽伊著的《擒获未来——二十一世纪的科技与人类生活》一书;第三期由刘奔主讲“从唯物史观看科学技术发展”,钟义信介绍(美)尼古拉·尼葛洛庞蒂著的《数字化生存》一书;第四期由钱时惕主讲“当代科技革命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余谋昌介绍(美)阿尔·戈尔著的《濒临失衡的地球——生态与人类精神》一书。这些讲座在学术界引起较大的反响。
  该项目已取得若干阶段性研究成果,如陈筠泉的《马克思论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载《哲学研究》一九九八年第四期),刘奔的《从唯物史观看科学和技术》(载《哲学研究》一九九八年第六期),钱时惕的《当代科技革命的特点及发展趋势》(载《哲学研究》一九九八年第七期),曹南燕的《机器终将失控?》(载《哲学研究》一九九八年第二期),殷登祥的《论空间技术的概念、特点及对社会的影响》(载《自然辩证法研究》一九九八年第三期)等,这些论文对有关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的阐述。
  该项目计划于二○○○年底完成,最终成果将是一部有观点、有参考和应用价值的专著和一部论文集。(蔡曙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