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美术创作的丰硕成果——介绍几部精美的画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0-10
第6版(文艺评论)
专栏:

  美术创作的丰硕成果
  ——介绍几部精美的画册
  蔡若虹
  最近半年来我接连收到几部精美的画册,我在反复阅读、仔细观察、细细品味之后,认为这些作品,都展示了九十年代美术创作的丰硕成果,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巧妙结合,都雄辩地证明了毛泽东的“理想的美比实际生活更美”是个科学论断。
  我狂喜,我思潮起伏,我欣然命笔。
  (一)
  《祖先的传说——木浮雕选集》是最近收到的一部大型画册,共收集木浮雕九十一件,主要作者王星泉在选集的序言中说明,这是一部反映我国原始时代生活的神话,是一部集体创作的鸿篇巨制。他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访问了艺人工匠、名家学者、编辑记者、高僧道长共五百余人,访问笔记约三百万字以上。木浮雕的创作过程,从培训技师、设计造型、加工修改,直到作品全部完成,一共花了九年时间。这是一项向困难挑战的艰巨工程,它本身就说明了艺术实践的严肃性、深刻性和永久性,没有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是根本做不到的。
  神话本身就具有深刻的意义。无论是开天辟地的盘古,无论是尝百草的神农和钻木取火的燧人,无论是夸父追日和女娲补天,无论是造车的轩辕和治水的大禹……都是自有人类以来的生活的创造者与开拓者。序言中写道:“中国神话不同于希腊罗马等西方神话,它侧重于体现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这一强大的精神力量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我以为,就是“劳动创造世界”的精神力量。“劳动创造世界”这一句颠扑不破的至理名言,概括了中国神话的全部历史内容。
  我们再看看这九十一件木浮雕的具体形象吧,那用深刻的理想编织起来的神话内容与那用丰富的想象编织起来的艺术形式配合得十分巧妙、十分和谐,达到了艺术创造的高超境界。你看,那些雄赳赳气昂昂无比健康的躯体,那些充满了力量和智慧的动作姿态,那些从混沌初开中奠定乾坤的雄伟业绩,那些与大地共沉浮的无私无畏的精神;归纳起来,这些具体形象不是多方面地体现了只有劳动者所独有的精神力量吗?不是多视角地体现了劳动者所独有的形象特色吗?形象的理想化是神话的灵魂,我向木浮雕的所有作者们致敬。
  人民美术出版社珍重地给这部画册以豪华而又朴质的装帧,当然,这样美的作品是值得永久珍藏的。可是,我以为这样好的作品更值得广泛宣传,最好再出版一种小型的普及本,让我国十亿以上的劳动大军都能看到,都能把这部画册当作一面镜子,都能从祖先的精神画像中看见我们自己的精神面貌,这岂不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吗!
  美哉,劳动万岁!劳动者应当自豪!
  (二)
  《林凡艺术》这本画册是作者送到我手里的,我过去不认识林凡,也没有见过他的作品。现在反复拜读,爱不释手。辗转寻思,我认为《林凡艺术》具有三个突出——
  首先突出了个性。林凡的个性鲜明,十七岁从军的长期训练,培养了他的坚强性格;后来生活环境的折磨,又加强了坚强的韧性。我以为,只有在生活上打过败仗的士兵,才能够在终身事业上取得最后的胜利。林凡的个性,概括的讲是“走自己的路、说自己的话、打自己的天下”,这种个性是他在艺术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保证。他的老伴王影非常赞赏他性格的“没变”,我认为这个“没变”不是别的,正是林凡自始至终走自己的道路,没有变成那种专门跟在外国人的屁股后面赶时髦的恶劣倾向。她的赞赏我举双手赞成。
  其次,突出了独创。林凡的作品取材独创,造型独创,立意独创,情调和风格也独创。林凡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能取用别人所不敢取用的生活源泉,能发现别人不可能发现的美:小春枯木,深谷流泉,白鹭青萍,荒原独步,以及各种各样的冷门野趣。林凡其所以与众不同地做到这一点,就是因为他的头脑里有一个影影绰绰的理想在为他引路,理想能从事物的正面看到反面,理想能从事物的现象中看到本质,林凡深深领会理想的奥秘。林凡曾经引用金农说的“难谐众耳,唯擅孤吹”以自勉,我认为这两句话必须从根本上加以修正,应该改成“唯有孤吹,能谐众耳”,林凡的艺术的确是“孤吹”,但是这种“孤吹”很受“众耳”的赏识和欢迎,这是铁一样的事实。
  最后,突出了画中有诗。诗的特点是具有引人入胜、耐人寻味、留人想念的魅力,林凡水墨画的魅力与诗不相上下。读了画册的序文,我才知道林凡本来就是个诗人。我以为,文学和美术是一对“形象兄弟,情感夫妻”,诗人兼画家,自有诗画双全之美,难怪他的水墨作品是如此迷人。在我看来,林凡的画中有诗,是属于唐代李贺一派,熔冷僻、严峻、幽美、壮丽于一炉。林凡的画中有诗,得力于他的画外功夫,得力于他生活本身的影响,也得力于他的画内功夫不浅。林凡的青年生活实践不是风平浪静的,艺术实践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些艰难险阻,正是林凡艺术取得成功的推动力。“无限风光在险峰!”林凡正是一个攀登险峰的人。
  以平凡自称,实际上很不平凡;以渺小自居,实际上很不渺小;以“孤吹”自命,实际上能谐“众耳”;都是对立统一,都是相反相成;在辩证的生活实践中成长,在辩证的艺术实践中壮大,就将会光芒四射,前程万里!
  (三)
  《顾祝君画集》是作者去年7月从天津寄给我的一本小型画册,共收集油画作品六十余幅。看完这些作品,觉得并非十全十美;但不足之处不能掩盖突出的优点。这优点是什么呢?我以为是作者既有精湛的写实功夫,又有改造写实、美化写实的愿望,于是将头脑中的“理想美”在油画创作中作了大胆的尝试与运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理想美”来自现实生活而又高于现实生活,现实是基础,理想是上层建筑;“理想美”是现实与理想相互比较中产生的,所以“理想美”高于现实而又不能脱离现实,没有现实也就没有理想。
  《红楼梦》中那个与众多姊妹混在一起的贾宝玉是个富有理想的人物,在他的心目中,宝钗虽然很美可是不符合他的理想;黛玉并不很美可是完全符合他的理想。宝玉和黛玉初次见面就说:“这个妹妹好像在哪里见过?”这不是瞎说,因为他头脑里早有与黛玉相似的理想形象存在。
  理想在画家头脑里也是如此。顾祝君的“理想美”表现在他的作品中有这样几种形式——
  第一,是理想色彩的巧妙运用。这就是说,造型是写实的,设色是理想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青纱帐》,这幅画描写的是夏天清晨太阳还没有升高的时候,几个戴着白头巾驮着农具的北方农民从包谷林里穿过。青纱帐本来是一片浓绿,可是作者却用一大片淡青把青纱帐和远天联系在一起;淡青具有夏天清晨的色感,令读者一见就如同置身在清晨的既明朗而又清新的环境里一样。我非常喜爱这幅作品,辗转难忘。
  还有一幅《金秋》,近景是西藏牧女驾着牛车缓步前进,背景是高耸的布达拉宫,这都是精细的写实。可是作者却用一大片浅褐淡红作底色,把高雅的古代文明表现得淋漓尽致。
  又如《夕照》,作者用满幅的浅红来表现落日的余辉。又如《新港之春》,作者用淡粉来表现带有薄雾的水上朦胧等等,都是用有感染力的理想色彩来代表真实、代表意境、代表魅力无穷的美感。
  第二,生活环境的理想化。这就是说:人物是写实的,环境是理想的。这一类的作品也很迷人,例如《白云》中除了近景中戴着红头巾的牧女和灰白羊群之外,远景是一大片掩映青山回旋缭绕的淡白云烟,作者用理想创造了一个人间仙境。例如《草地》中除了近处的倚靠在牦牛背上休息的牧女之外,远景是一大片点缀着曲折的羊肠小道的草地,这种环绕的美妙也只有在理想中存在。又例如《歌》,背景是远山、草地、白雪皑皑的山峰,近景是一个倚靠着牦牛的牧女,牧女口中的歌和高原美景之歌进行了合唱,唱的是什么歌呢,我以为是一首歌颂“理想美”的田园牧歌!
  第三,是造型的装饰美。装饰美是理想美的祖先,也是东方美术的祖先。早在新石器时代的陶器漆器上出现的花纹,就是装饰美的萌芽。顾祝君在油画创作上的装饰风,不过是把普通的生活形象稍稍加以修饰和美化。《秋林》中大量线条(树林)与少量块状(房屋)的美的组合,《水牛》中三个细长白点(水鸟)与一个庞大的黑块(水牛)的对比,《白鹭》中排列地站在牛背上水鸟相同的方向和不同的姿态,《樱桃》中一个大白圆盘与许多鲜红的小颗粒的结合,都是在生活现象原型上的艺术加工,有明显的美感。
  顾祝君是一个现实生活的美容师,他能够把平凡的生活形象、自然景象打扮得非常顺眼、非常醒目、非常漂亮,这是造型艺术的看家本领,也是理想美高于现实美的应有表现。
  (四)
  《王星泉画集》是与《木浮雕选集》同时收到的,两部画册风格完全不同,绝不似出自一人之手,但同样精美,同样珍贵,我在此对作者表示敬意和谢意!
  我读《王星泉画集》,宛似五十年前读何其芳的文集《画梦录》一样,第一个印象是很美,同时又仿佛坠入梦境,既清晰而又模糊,既苍茫而又分明可见;用两句话形容:写真与虚构齐飞,想象共幽思一色;这种以虚代实、似假还真的艺术手段,是很迷人的,是值得仔细品味的。这种形象的梦境用一句话概括,即“现实生活的理想化”是也。梦本来就是理想的化身,形象是现实,理想是现实的升华;夜长多梦实际上深思多梦,王星泉不愧是一个长期苦读、日夜深思、生活底子结实、想象力丰富的画梦者,一部《王星泉画集》也就是一部“理想化的现实生活”的视觉形象的《画梦录》。
  王星泉是非常重视形式美的,我很欣赏画集中的《幼驹出林》、《漂泊天地间》、《浓荫下》、《潮退三里沙》、《莲香浮动》这些作品,我认为这些作品达到了形式美的很高境界。
  王星泉是非常重视法则的,他作品中的形式美得力于对形式构成的“对立统一法则”,写实与写意的对立统一,细致的工笔与大胆的泼墨的对立统一,细小的人物与庞大的环境的对立统一等等;这种形象的对立面也和矛盾的两个对立面一样,不是秋色平分的半斤对八两,而是有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之分。在画面上,写实是主导方面,尽管它在画面的地位很小,写意是次要方面,尽管它在画面上处于重要地位;这种有轻有重、有主要次要之分的不平衡的形象安排,正是构成形式美的不可或缺的材料。
  在王星泉的作品里,形式美不过是一条通幽的曲径,目的地是无比幽静无比深奥的意境美,只有意境美才是作者理想中的海上仙山,只有意境美才是作者理想中的人间仙子。这种意境美的魅力,连我这个年近九十的老人,也感到神思恍惚、飘飘欲仙!
  在我看来,王星泉的画笔始终徘徊在“似与不似之间”。“似”是生活实际,“似与不似之间”是作者头脑中的理想;画集中“太似”的作品是没有的,“不似”的作品虽然很少,也难免有“欺世”之嫌。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为人民服务是一条根本法则,作品让人看不懂是违背这条法则的。我是杞人忧天,不过是在这里顺便提醒一句而已。
  我所介绍的四本画集仅仅是众多的画集中我所看到的一小部分,可是,九十年代的美术创作的大丰收并不是假象。磨刀霍霍,丰田在望,我们要准备一个更大的仓库,迎接新世纪到来时的更大丰收。
  《萧史与弄玉》王星泉等
  《微雨引飞泉》林凡
  《青纱帐》顾祝君
  《追逐》王星泉(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