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创造的胆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0-10
第6版(文艺评论)
专栏:金台文论

  创造的胆识
  杨少波
  地理分割意义上的东方与西方,时间阻隔意义上的古典与现代,正随着艺术史的不断推进发展逐渐融蚀着它们的边界。
  在绘画这门造型艺术中,西方印象派画师们借日本为中介向以中国为主源的东方艺术的学习,似乎成为一个富有深味的象征性仪式:东方艺术与西方艺术在相对封闭独立地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它们在艺术史上一次又一次假借虚拟构想的“对方”来突破自己的行动之后,它们自印象派的倡导和行动开始,真正地迈出了相互追寻、融合、交汇、合流的步子。当今艺术家所面临的是一个全球性的整体文化格局,在一切勇敢而有抱负的艺术家那里,我们不断地看到这前无古人的创造境界和涵纳东与西、古与今的气魄。他们沉静而自信地面对整个艺术的历史和历史的现实,以“取用自若”的豪情气概从事着艺术的创造。无论是浓郁强烈的色彩,还是优雅沉着的线条;繁复多变的色彩光影,还是孤寂幽远的素白空间;对物象世界的追摹与欢娱,还是在抽象玄思境界的高蹈和隐逸;“现代性”的现实指向,还是“古典性”的丰厚意蕴;现代化生活的声光电色,还是民间艺术的憨朴豪放……所有的艺术手段和形式都不过是用来表达创造主体对于世界的认识、领悟和把握。无论东方与西方,古代与今世,所有的艺术形式和传达的内容构成最直接、朴素而永恒的对应关系:“适用则留,不适则去。”“自由”创造的境界正在那些不拘“法度”与“常规”的艺术家那里产生。艺术家的“胆”与“识”是他们创造的底气和依靠。
  年近九十的蔡若虹先生仍然不倦地关注着这“胆识”之下的创造,他从接触到的众多画集中挑选出了这几本画册,并为之倾注了常人难以理解的热情。毫不讳言,在艺术史严格而无情的淘洗筛选下,其中的大多数作品也许会与时俱没,但这丝毫也不影响他对于这几部作品发现的惊喜。年高耳背的他像个赤子一样不遗余力地对人们大声喊说:“看,看,看这里!”只因为他从这些作者的作品中看到了那令他激动的“创造因子”。传统中国画中光影色彩的引入,“小格局、低角度”、“妙在渺小”的艺术视点,油画现代风格和古典精神的交接尝试,木浮雕肌理的运用和形体的夸张方式,画面中装饰性和绘画性的转换协调,工笔和写意的过渡和并陈,综合性装置艺术的探索和作品展示形式的突破,各种质地、材料的试用和摸索……我们从中体味到作者创作时的勇气和胆略,也从中感受到其背后的智慧和才情。
  每一个创造者都需要面临创造时的风险和艰辛,每一个创造者都需要用自己的勇气和才力来为自己赢得创造者的资格。这背后是辛勤劳动之上的责任感,因为只要你决定要进行哪怕些微的抛弃常规的创造,整个艺术的历史就都展铺在你的面前,你创造的结果将在不同程度上参与着艺术史的流变。这其中有狂放不羁的自由探索与试验,也有对传统古典的深情上溯与回顾。时代的精神激发着创造的心灵,不断涌现的生活迫不及待地要求以新的艺术形式被容纳与书写。一切有生命力的创造因子将留存后世,而那些闪烁一时的炫耀光芒则会随岁月之河而逝。
  古人云:“一丝而累,以致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艺术史的长河正在这点滴涓细间形成浩浩荡荡之势。
  创造者是一些以一生的辛苦为注而冒险一搏的人,也许只有他们自己才最会意“风潇潇兮易水寒”那永无回头的悲壮。他们也是一些幸福的人,未来的历史中会有他们勇敢辛劳创造的智慧水波的存在,他们的劳动,他们的胆识,他们的创造,会在他们逝去多年以后,还常常被后人呼喊着惊喜认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