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为国戍边创佳绩——北京军区某巡逻艇大队巡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0-10
第7版(专页)
专栏:

  为国戍边创佳绩
  ——北京军区某巡逻艇大队巡礼
  新华社记者 陈辉 新华社通讯员 陈建军
  身着陆军军服的北京军区某巡逻艇大队官兵,常年犁浪耕波在大兴安岭密林深处的中俄界河——额尔古纳河上,为祖国戍边不断创造佳绩。
  额尔古纳河水四季变化无常,河道上没有航标,唯有历史上界定中线的那些参照物是两国水界的标志。水兵们要想准确地识别水中的国境线,必须熟记界河中的一草一木,一礁一石,否则不仅会误出国境,而且激流、暗礁也会置巡逻艇于死地。
  在4卡水域,我们在巡逻艇上询问艇长管段内的水情?“250个岛屿、51处浅滩、24个暗礁……”他如数家珍,对答如流。又询问了几名水兵,他们个个都是“活航标”。
  熟悉界河不易,在界河上巡逻艰险更多。大兴安岭原始森林深处有一段200多米的河道,人称“鬼门关”,两岸悬崖峭壁,怪石交错,河道狭窄,暗礁密布,水流湍急。对岸俄军竖有画着骷髅的大木牌,用俄文刻着:“人过要低头,船过要当心”的字样。我们在巡逻艇上看着水兵凭着娴熟的驾驶技术,按着心中的航图,双手稳操舵盘,加速、减速、左打舵、右打舵,巡逻艇就像一条大鱼在浅滩、暗礁中钻来窜去,轻而易举地闯过了“鬼门关”。
  乍到巡逻艇大队驻地最初的印象是“这里是水兵的天堂”。
  如果你是夜晚来到巡逻艇大队,10多里外就会被巡逻艇大队门前200米长的“华灯”所吸引。
  营区绿化更令你心旷神怡,大云杉、小云杉、樟子松,这些原始森林中名贵的树种在军营中安了家,整个军营掩盖在绿树丛林之中。
  水兵楼别具一格。整个楼用白色粉刷一新,楼的顶端有一幅铁锚的图案,象征着水兵之家。
  这里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台球桌、乒乓球台、健身器等各种文体娱乐器材应有尽有,报纸和杂志达62种,图书1万余册,小号、黑管、手风琴等乐器,门类繁多。
  我们在界河上乘巡逻艇航行,当行驶到牛耳河水域时,两艘俄军巡逻艇从前方劈浪而来,见到我方巡逻艇后,立即减慢速度。会艇时,双方水兵微笑着相互挥手致意,以示友好。
  艇长告诉我们,近年来两军非常友好,经常相互排忧解难。
  一次,我方在巡逻中发现俄方一艘小巡逻艇搁浅在界河中,七八个俄军水兵正在水中推船,衣服全部湿透。见到我方巡逻艇,俄军水兵如同见到了救星,不停地挥手并大声叫喊。我巡逻艇很快向俄艇靠拢,水兵们把缆绳抛给了俄军士兵,两艇连在了一起。我方巡逻艇开足马力,俄军巡逻艇只在浅滩中欠了欠身,便没了动静。战士们又跳入了冰凉的水中,与俄军水兵一起推船。我方巡逻艇加大马力,终于把俄军巡逻艇从浅滩中拖入深水。激动得俄军士兵紧紧地握住我水兵的手,连呼:万岁!
  几年来,巡逻艇大队的官兵凭着对祖国的一片赤诚,在中俄国境线上创造了一系列佳绩:船艇专业训练被总部评为先进单位,正规化建设被总部评为先进单位,后勤建设,被北京军区评为达标先进单位,民族团结,被内蒙古自治区评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连续两年被内蒙古军区评为管理教育先进单位,连续3年被内蒙古军区评为边防执勤和边境管理先进单位,大队党委被内蒙古军区评为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党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