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关爱送给功臣——记空军464医院主治医师李建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0-10
第7版(专页)
专栏:

  关爱送给功臣
  ——记空军464医院主治医师李建生
  葛春涛 满东燕 梁正文
  空军464医院内三科主治医师李建生,从1980年起从事老干部病房工作。18年来,她用自己的辛劳和汗水,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给祖国功臣——老干部。
  李建生第一次走进老干部病房,问护士:“都没事吧?”护士点点头;可一位老干部却生气地瞪了她一眼,把脸扭了过去。事后,护士告诉她:“这老头脾气怪得很,您刚才问的那句话,他又多心了。”李建生顿时很内疚,因为自己一句话没说好,惹得老干部生气,太不应该!
  之后,李建生的案头上新增了几本心理书籍。她研究患者心理,研究老年人心理,渐渐摸索出一套完整的老干部病房管理经验,她要求自己查房时做到“四多”:多走几步,多跑几趟,多露笑容,多唠几句。
  许多老干部生病不愿去其它医院,就认464医院一家。采访中,一位老干部说:“金棚银棚,不如自家茅棚。在464医院看病,图得个心情舒畅。”老干部傅天民身患肺癌,每次化疗都呕吐不止,服用有关规定的药品已无济于事。李建生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她写报告、找领导,硬是缠着领导给这位老干部特批了一种名叫舒腹宁的药。老人家痛苦减轻了,李建生的愁眉也舒展了。
  李建生常说:“老干部风风雨雨一辈子,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党的事业上,如今年高体弱,疾病缠身,为他们排忧解难是我们晚辈义不容辞的责任。”她身为医生,工作起来却没有分内分外。她帮老干部上街买过东西,排队买过火车票,至于喂水喂饭、端屎倒尿、洗换衣服等病床边上的事情,护士们说已不计其数。一天,李建生休班,和在家休假的丈夫约好早饭后俩人带上孩子一块儿上街逛逛。此时,她突然想起老干部刘胜文上午要到地方医院做眼睛手术,便对丈夫说:“我还得去看看,咱们改下午去吧。”丈夫二话没说,点了点头。中午回家时,李建生在门诊楼前见老干部郑义一人在树荫下踱步,上前问道:“老首长,明天回去是怎么走,还有事要办吗?”“准备乘火车,可车票到现在还没买到。”望着老首长焦急的样子,李建生又动了感情:“老首长,别急,我这就去给您看看。”李建生径直踏上公共汽车赶到火车站,排队近两个小时,终于买到了次日的火车票。返回医院后,她又给老人家所在干休所打电话,通知对方安排接站。老干部周豪因尿毒症在464医院住院6年多时间。在这6年多时间里,李建生犹如老人的亲女儿,老人作仪器检查,她陪着跑科室;老人想在外面换换空气,她用轮椅推着转;老人想吃点稀罕饭菜,她从家里做好端来,不会做的上街买,没一件事让老人觉得不顺心。老人逢人便说:“我能活到今天,多亏遇上李医生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