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阅读
  • 0回复

点球里面的文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0-10
第8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点球里面的文章
  科茵
  点球是足球大赛(不是小赛)极富刺激性和观赏性的一道风景线,既具有无边悬念,在悬念破解的刹那间又导致看球人释放出无边的狂热感情。我指的是球迷,点球对球迷感情的捉弄达到无边无际的地步。
  在禁区内,只要防守者的动作被裁判认定犯规,立即哨声长鸣,判罚点球,这是裁判法的规定,没商量的余地,必须决出胜负的比赛,若在包括加时赛的一百二十分钟内双方都无一球胜出,则要靠互踢点球打出个结果来,这应是足球法的决定,没有办法的办法,它给球迷提供的是较之刚才的争夺更加重要更为可观的场面,对比赛双方来说,又是一场决定生死存亡的战役性行动。
  教练紧张,球员紧张,观众紧张,全场紧张,偌大的运动场里再没有大声喧哗,双方教练们都在轻轻商量着什么,而后和五个、六个或七个运动员一一做个交代,拍拍肩膀,甚至拥抱一下,球员就下蹲抻抻腿,或做几个双足跳跃动作。
  禁区显得特别巨大而空旷,除主持点球比赛的主裁判外,只有守方门将一人,其余人等一概不准入内,确实“如临大敌”;守门员站在球门线外,两腿八字分开,躬身而双臂微曲,精气神儿都集中在地面几乎伸手可触的那个“点”,那点上稳稳摆着一只球,若干秒钟以后,他将抢在此球飞向球门之前零点一秒的霎时间,或跃起,或前扑,或向左右凌空横起,务必将其破坏于国门之外。“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先自形成一个具有威慑力量的气势。已排定踢点球的对方运动员,则以胸中自有成竹气度,从容步入禁区,走到“点”前,双手将球拿起,盘弄两圈,放回“点”上,而犹恐其不合己意,往往再“稳”它一次,这才背身跑回几步,做准备射门状,其间,这“一对一”的绝对处于矛盾状态的双方,在揣摸对方的心思中间,各自又动了多少点子,用了多少谋略,实在是外人所万难预知;一脚开出,结果立见,全场各色人等的千般心绪,万般感情,纵有耐庵之才,贯中之智,怕也难描摹于万一。
  射点球是每个足球运动员必修课目,但运动员远非都能成为优秀点球射手。专家说,这既需要稳定的心理素质,也需要扎实的点球技术。也曾听到过专家的争论,一位说,应该是技术当先,技术不硬朗,光心理平稳有什么用?一位说,还是心理为重,脚头子再硬,到时候心里发虚,还不是把球踢飞,或“正中下怀”?
  确实各有各的理,而且都能从现实中找出论据以证明自己的观点,想来这也因人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中央台黄健翔在十六届世界杯期间争取到八分钟时间访问“球王”贝利,提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你在参加点球大战时是否感到紧张?贝利回答得很爽快,大意是:点球决胜负很残酷,有一次我紧张得两腿发抖,但终于踢进去了,我队胜利。也曾是巴西大将的济科谈到过自己一件毕生难忘的事:我有一次把点球踢飞,导致我队失败,沉重的包袱长时间背着,直到后来一次点球建功,才恢复了信心。
  他们都是世界级的大师,载诸历史的名将,但都如此坦率而且似乎还带着一点歉疚,来叙述自己的失误,令人敬佩。也许,人有了一定阅历,且具有了敢于自我解剖的修养,才不屑于去掩饰自己的过错吧,否则,他将永远自以为正确,而且会重复犯曾经犯过的错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