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日映大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0-10
第8版(副刊)
专栏:

  日映大庆
  银河
  我曾不止一次地赞美过泰山日出之壮美,也曾不止一次地感慨过蓬莱海上日出之神奇;然而,最令我惊叹不已的还是那大庆井架旁日出之雄浑,那是一片耀眼的辉煌。
  每去大庆,必定要早起赶在日出之前,跑到那高矗云天的钻塔下面,选择各种不同的角度,拍下那雾霭轻风云蒸霞蔚的日出景观,看那火红的太阳,是怎样被石油工人从梦中扯上井架,跃上蓝天的,又是怎样伴着井钻的旋律,时代的音符,照亮整个山川大地的。
  在松嫩平原上,有一块碱巴拉,下面埋藏着一片油海,沉睡了万千年,盼到了醒来的时光。那是共和国十岁的时候,这片渺无人烟的荒滩上,飘起了一面旗帜,一队石油大军聚集在旗帜的下面,他们是一批优秀的中华儿女,开始了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创造了一串串神话般的动人故事。于是,就有了“大庆”这个响亮的名字。如今这里神奇般地出现了摩天广厦,遍地厂房,油井林立,油龙飘香;如今这里是拥有一百零四万人口的城市,三十多年前的荒原不见了,昔日的干打垒不见了,马架子没有了。在日光与月光交相辉映之间,在荒滩与油海交替之时,崛动着大庆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无数的井架组成了一缕缕飘逸的思绪,无数的磕头机记录着闪光的足迹。
  她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你,也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你。
  在那如火如荼的石油会战年代,向贫油国宣战的号角是从一个叫田家庄的地方吹起的,第一个桩子是从这里打下的。那豪迈的声音,至今如雷贯耳:“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困难也不怕,北风当电扇,大雪当炒面,天南地北来会战,誓夺头号大油田”。这是中国工人阶级惊天地泣鬼神的高亢的声音,就是这一大群中国工人,不仅仅创造了惊人的物质财富,还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锤炼造就了一批又一批铁人及铁人的后代,培养出王进喜、王启民等等不同时期的英雄,他们平凡而高大的身躯,让你看到了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创造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让你看到了中华民族的灵魂与希望。
  正是这种中华儿女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精神,造就了几代人,凝聚了几代人,鼓舞了几代人,这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大庆人的荣耀。
  大庆因油而生,大庆应运而生。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资源耗尽,大庆将向何处去,是重蹈巴库之辙,还是走休斯敦之路?1992年2月,江泽民总书记亲临大庆视察,告诫大庆人要“未雨绸缪,考虑更长远的发展”。1996年7月2日,李鹏总理视察大庆时指出:“大庆要建设成为中国北方的高科技现代城市。”这些重要指示,给大庆带来无限生机与希望。那时的新一届大庆市委班子,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绘制出二次创业的宏伟蓝图。
  于是,中科院来了,清华大学来了,哈工大来了……数十个高新技术企业在科研部门和大专院校帮助下建起来了,投资百万元以上的生产线二十八条,形成十二个亿的生产规模。“北方硅谷”出现了,电子信息上马了,新型材料问世了……
  于是,美国人来了,韩国人来了,加拿大人也来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来了,今天的大庆,正大步进入大市场,走向国际大舞台。
  这里连续三年开展让大庆绿起来、美起来、净起来、亮起来活动,“看见大庆就看见了森林,进了大庆就进了花园”。这里是盐碱滩,过去栽一棵树要从外地拉一车土才能成活;如今一座繁荣美丽辉煌文明的现代化城市已初具规模,被评为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大庆人不仅用勤劳的双手美化了环境,也优化了生态,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改造了自己。今年全市动员三十万人参加“让大庆更美好”的活动,全市有九条鲜花路,十七条文明街,还有一千二百多个城市雕塑景点,叫你感到大庆无处不绿,满目鲜花,美不胜收。
  九八之夏洪水袭来,大庆经受新的考验,洪水过后,又是一片美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