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为新型当代军人塑像——读报告文学《集团军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0-10
第8版(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为新型当代军人塑像
  ——读报告文学《集团军长》
  黄国柱
  陶克的报告文学《集团军长》(载《昆仑》1997年第一期)读后一直不能忘怀。
  从作品主人公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在新一代军人中的一脉相承,同时他作为我军的名将之后,又具备了许多与以往军人不同的特点,进而形成了他独特的与众不同的行为方式。比如他执着的军人职业精神和对军人事业理想化的始终不渝的追求;比如他对军事高科技的刻苦钻研精神;比如他对普通步兵兵器的热爱和娴熟的技艺;比如他的简单、俭朴的生活习惯;比如他对部下在工作上的严格要求和对自己更加严格要求的一致性……可贵的是,这一切并不是通过作者的议论来实现的,而是通过细致的精彩的细节描写来实现的。他是身着迷彩服,脚穿解放鞋,自己打背包,一路标着军用地图去上任的。上任之初,便把军里专门为军首长开的小灶给关了。因为作战部门设计的作战室不符合他“野战化”、“实用性”的要求,他可以对部下发出“你们就知道花钱!”的怒吼。平时,这个爱好不多的军长,把人头靶贴在宿舍的门上,以“嗖嗖”地练飞镖来自娱……以至于一位地方的公司经理也被感动了:“有人说你是战争疯子,就想打仗,我就佩服你这种为国分忧的疯子。国家要强大,少不了你们军人,我们华胜公司宁肯赔钱,也要帮你们把指挥自动化搞上去。”军长的这种对军人事业的执着的追求,不仅感动了华胜公司的老总们,也同样感动了战区的首长们,他们经过反复研究思考,终于同意改变原来的方案,把代号“巨浪行动”的重大演习任务交给了T集团军。为了完成任务的需要,他对军营广播中传来的“让你亲个够”的歌声大为不满,为此找来了宣传处的同志,引出了他的收藏军歌的爱好,同时也透露出了他的不乏独特之处的审美观:军人本质上排斥有可能导致影响士气的“糖醋化”的艺术氛围,军营的文化一定要为提高战斗力和鼓舞士气服务……
  总之,我们看到的是一位栩栩如生、挟着扑面新风而来的集团军长,从他揣着手枪,所到之处便与师长、团长、连长、排长甚至战士们比武的行为中,从他对应邀而来进行指挥系统自动化改造的专家们的优厚礼遇中,从他勇于倡导部队大胆进行真枪实弹训练演习、“狠狠打,不怕摊子打烂”、不惜一切代价要训出第一流的部队的决心中,从他适应我军当前的实际情况大胆进行技术改造、发明革新的实践中……我们实在是看到了我军的希望之所在。诚如作品中一位处长所言:像军长那样抓训练,部队就有了战斗力;像军长那样抓廉政,部队就有了凝聚力。
  真实是报告文学的生命,真实是报告文学艺术魅力的灵魂。显然,《集团军长》诉诸的首先不是道德的评判,而是实践和实际行动的白描;进行的不是单纯歌颂、理想化的渲染,而是已然实现了的过去时的真实再现。更难能可贵的是,作为一部以部队高级军官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作品,作者没有像一些同类题材的纪实性作品那样,竭尽歌功颂德之能事,而是比较实事求是地把人物的个性乃至缺点和盘托出,让读者自己去作出公正的评判。
  作品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军长的主持下,已经二十七年没有拉出去进行全师机动作战训练的摩步师,终于进行了一次艰难的按战争全过程安排的野外训练。部队撤回时,恰逢寒流袭来,军长突发奇想:何不乘机对部队进行一次野战生存的检验?然而,这个动议却遭到了政治部主任的反对,他认为,弓不可拉得太紧,既要摔打部队又要适度,何况天气正在变坏,大雪一来,部队要下山可就难了。政委也赞同主任的意见,并拍来了含蓄而机智的说服电报,军长不得不率部下山。这个情节,不仅把军长强烈的事业心而且也把他特定情况下急于求成的心情、操之过急的缺点都表现得淋漓尽致。非理想化的描写却带来了理想化的感人效果,实事求是的表现塑造出了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
  我们也许可以用大气、豪迈、凝重来概括《集团军长》艺术上的风格特色。它确实把当代军营的炮声隆隆的演习、生龙活虎的训练、直线加方块的韵律、职业军人的生活氛围表现得栩栩如生,其对军人事业的热爱之情,渴望军队现代化的急切之心溢于言表,同时,新型当代军人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亦尽在其中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