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9阅读
  • 0回复

回味“泥鳅钻豆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0-08
第12版(副刊)
专栏:多味斋

  回味“泥鳅钻豆腐”
  魏向阳(白族)
  几场雨下过后,泥鳅上市了,又到了吃泥鳅的季节,母亲一趟趟上菜场采购回泥鳅和豆腐、芋头、蒜苗等佐料,烹煮出一锅锅最拿手的鲜美可口的泥鳅汤,让我们大饱口福。
  然而不知何故,而今吃起来总觉得没有童年时光在乡下吃过的那么够味和过瘾。是买的泥鳅不地道吗?非也,那可是专门选购的黑亮黑亮的大理本地泥鳅,而不是那些味道差骨头硬的人工饲养的外地品种;是配料不齐吗?也不是,每一样都应有尽有,比以前有过之而无不及。母亲的烹调手艺早已炉火纯青,不成问题。难道是口味变了不成……
  记得我童年时,每当夏日里的一场场阵雨过后,外公便吩咐因下雨未出工的母亲和大姨、小姨,趁雨刚停或将停未停的时间捉泥鳅去。她们便放下手中的绣花绷子或针线活,戴上斗笠披上蓑衣穿起草鞋拿上畚箕便出门,我也拎上小桶或小提箩之类用以装泥鳅的东西屁颠屁颠地跟着跑。来到苍山洱海间的田畴沟渠,便高挽裤脚下水操作。这种捉泥鳅的方式是“撮”与“踩”,即手拿畚箕顺着沟边撮,脚板朝畚箕口踩去,将水草间出来抢水的泥鳅驱赶进畚箕……一下下捞起畚箕里鲜活欢跳的泥鳅,便撮起一阵阵惊呼欢叫。大约半个钟头,撮上一两条沟,估计泥鳅够煮一顿了,便“收兵回营”。
  接下来,便分头进菜园挖几棵芋头、拔几根青蒜苗、采摘一把红辣椒,上小街子买一块新鲜白嫩的豆腐,把吐干了泥水的泥鳅混入切好的豆腐块中,让泥鳅们“钻”豆腐,再油煎几朵晒干的芋头花作香料隔腥味,而后次第下锅煎炸、烹煮,便烹调出一锅色香味俱佳、独具大理地方特色的“泥鳅钻豆腐”,鲜、香、辣、甜、脆五味俱全,非常下饭,让人大开胃口,直吃得我们舔鼻子。
  想来那时之所以吃得那么够味和开心,除了泥鳅和所有配料都是自己劳作就地取材的“劳动果实”,而且都十足新鲜,吃来鲜美无比,更主要的也许是从捕捉泥鳅、采集配料到加工烹煮的整个过程,都充满着紧张愉快的劳作,洋溢着忙碌与嬉戏般的乐趣和欢欣,我们通过自身劳作,直接从亲近的大自然中享受到的丰盛回报,滋味便非同寻常。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