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多管齐下 减少航班延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0-12
第12版(市场专题)
专栏:

  多管齐下
  减少航班延误
  刘边
  减少航班延误,关键是要弄清航班延误的原因,把它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方面共同努力,使之降到最低限度。
  究竟什么原因会造成航班延误?据中国民航统计,1997年影响航班正常率的主要因素有:飞机晚到、天气原因、流量控制、公司计划、工程机务及旅客原因等,分别占50.72%、10%、9.55%、5.26%、4.76%。
1
  航空运输受天气因素制约比较大。一旦天气恶劣,不能保证飞行安全,航班就必须推迟。其中,雾已成为造成航班延误最为主要的天气因素。去年1月份华北、华东地区的几场大雾就造成了大面积航班延误。目前,中国民航正在建设比较先进并与国际接轨的气象系统,以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因气候原因造成航班不正常的比例。特别是在北京、天津等机场安装了40套气象自动探测系统。在此之前,首都机场能见度必须达到800米,飞机才可以降落,现在能见度在550米就可以落地,从而大大提高了航班正常率。最近,民航气象数据库和卫星传真广播系统又通过验收,使整个气象信息可以很快下达到各机场,有助于改善航班正常情况。
2
  常乘坐飞机的人可能碰到过这样的情况:有时飞机都开始滑行了,却突然听到机组广播“因空中交通管理,飞机暂时不能起飞,请大家耐心等候”。等了或长或短一段时间后才起飞。这种情况,就是因流量控制导致的航班延误。我国的空中交通管制技术手段比较落后,在绝大多数地区实施的是被动程序管制,未实现雷达管制,因此飞行流量受到的限制比较大。近年来,中国民航正加紧进行通讯导航和监视系统建设。另外,目前的空域结构及军民航之间的飞行矛盾,也限制着飞行流量的增加,正设法改善。
3
  有时候办理登机的时间到了,但飞机仍在途中,根本没有到达机场。这种由于飞机晚到引起的航班延误,往往造成连锁反应。解决这种因素造成的航班延误,需要航空公司作出积极努力,如在始发地就要尽量防止人为因素造成航班延误;合理安排运力,备份充足的飞机,一旦上一段出现航班延误,要尽快调派应急飞机,代为执行下一航段的飞行任务,以尽量减少旅客等候的时间。
4
  因机械故障引起的航班延误,一般经过航空公司抢修,是可以较快地使航班起飞的。近年来,中国民航狠抓飞机维修系统的建设,使飞机维护和故障排除水平有很大提高。“九五”期间,民航将继续加大机务维修建设的力度,提高各航空公司飞机维修的水平和质量。
5
  首都国际机场曾有过这样的事:由北京飞往苏黎世的CA959航班预定8时35分起飞,300多名旅客已按时登机,但就缺一名旅客,广播多遍也没有找到,只好决定减掉这名旅客。但为确保飞行安全,按规定必须找到该旅客交运的一件行李并卸下飞机。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卸下装满300多名旅客行李的集装箱,从中翻找。但8时53分,这名“失踪”的旅客突然出现在登机口。航空公司将行李重新装机后滑向跑道时,航班足足延误了一个小时。原来,这名旅客办理完乘机手续后在候机室里睡着了,没有听见广播。可见,航班正点也需要广大旅客的积极配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