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赤色的警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0-13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

  站在成昆铁路大桥向下俯瞰,云南龙川江如一条受伤的巨龙,嘶鸣着,怒吼着,裹挟着大量泥沙向下游的礁石狠狠地撞去,涛声震耳,浊浪飞溅,满目赤红;而它奔泻而去的地方,是同样赤色的金沙江……
  赤色的警报
  本报记者 张帆
  治理水土流失
  任务极其艰巨
  龙川江发源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境内的天子庙山,流域面积9000多平方公里,属金沙江的一级支流;龙川江干流虽只有短短的230公里,但发源处与入江口相对落差1600多米,加之流域内主要是固结性差、抗风化力弱的紫色沙岩,极易造成水土流失。截至1993年,全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积达4500平方公里。进入90年代以来,龙川江平均每年要向金沙江输入泥沙622万吨,最高的一年竟超过了1000万吨。
  从1989年开始,国家在包括金沙江流域地区实施了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简称“长治”工程),云南省共有13个县市被纳入此项改造山河的宏伟规划中,记者此行采访的元谋、牟定、姚安、大姚、永仁、楚雄6县也在其列。经过9年的治理,云南省的“长治”工程完成治理面积7478平方公里,占整个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的16.6%,按目前的年均治理速度推算,要完成剩下的3.7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的治理尚需50多年,即使在治理区内,治理程度也仅有11.6%;整个楚雄州的“长治”工程在云南省算是完成得最为出色的一个,近10年的时间,他们把金沙江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积治理了将近一半,但剩下的面积,至少也要15至20年才能完成,而且仅是初步治理。
  投入不足
  严重影响水土治理
  “长治”工程作为国家工程实行的是以群众投工、投劳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政策。“长治”工程现已进行到第三期,政府原计划每平方公里补助15000元,也就是每亩10元左右,但实际上难以完全落实。
  由于投入不足,工程质量难以保证,加上后期管理维护跟不上,致使“长治”工程普遍治理程度较低。在我们走访的地区,都有“年年种树不见树”的反映。元谋县地处干热河谷,林木生长环境比较恶劣,在营造水保林方面,当地人戏称是远看不见树,近看是千年不长的小老头树,原因是缺乏管理,缺乏后续投入,树木的成活率和成材率都较低。坡改梯改造成功的关键在于解决引水问题,所谓“有水百花齐放,无水寸草不生”,但由于坡改梯的投入不理想,水问题解决不了,不少坡改梯工程也是徒劳无功。
  要达到云南省提出的“九五”期间年均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000平方公里的目标,以目前的投入规模来看显然是不够的。当地的干部们认为,水土保持是改善国土资源条件的重要工程,是国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这类公共工程在相对贫困的地区似应由政府来承担投资主体,就像交通、能源、铁路等基础设施一样。所幸的是国家目前已加大了云南省水土流失治理的投入力度,先后投入国家水利建设基金2.16亿元、生态示范县项目资金8500万元、国家债券集资3400万元和“长治”新增拨款2500万元等,投资规模之大,涉及县份之多,为建国以来所未有。
  水土保持监督执法
  困难重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颁布实施,赋予了各地水保部门3个非常重要的行政职能,即审批(审查工程建设的水土保持方案)、监督(监测水土流失动态和检查水土流失情况)、收费(收取水土流失防治费和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法虽立,实际的执行却举步维艰。大姚、牟定都有较丰富的铜矿资源,铜矿开采后倾倒的弃渣会形成比较严重的水土流失。如大姚云南冶金第六铜矿,一年流失的泥土约有1万多方。按照有关法规,应对该矿收取水土流失防治费和水土保持补偿费,矿上对这笔费用虽认账,但回答只一句话:“没钱!”在水保干部们看来,这家铜矿还算是通情达理,某些县重点、州重点、省重点工程,虽然存在大量的破坏水土植被的情况,但由于种种原因,致使水保法难以执行。今年7月,云南省人大组织了一次对水土保持法执行情况的专项执法检查,发现不少问题,水保监督执法还远没有达到立法者和公众所期望的程度。
  贫困不除
  河清之日难现
  龙川江以它血殷般的赤红向世人发出水土保持的警告,但流域内的斧锯声并没有停歇。在大姚县石羊镇的李家云水库旁,我们看到三三两两的乡民们肩挑背扛一捆捆木材运往山下出售,以换回家里急需的粮食和油盐。和别的许多地方相似,石羊镇乡民们的生活水平以坝区、半山区、山区的顺序依次降低,山里人的生活最苦。
  我们顺道访问了住在水库旁边的刘老汉家,想了解乡民们对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的认识。出乎我们意料,老汉对水土流失的危害认识得非常清楚,老汉讲,即使不用政府天天宣传,这里的乡民们都明白这个理儿:树砍了,草铲了,雨水一冲,土层越来越薄,收成也越来越差。那么为什么还要砍树,还要搞陡坡开垦呢?老汉说,山里人家要吃饭,不砍树,不种地,咋活?
  水土流失和贫困是一对孪生姐妹,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往往也是较为贫困的地区。在山区,树木是乡民们不多的甚至是仅有的生活资料,在生存欲望的支配下,乡民们就不会停止对树林的砍伐。
  贫困不除,难有河清之日。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90年代中后期,云南省的“长治”工程完成了一个重大的战略转变,即由前期单纯地强调治理转为预防为主,并提出治理保护要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工作思路。具体而言就是在治理区采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田保护措施相结合,对山、水、林、田、路进行集中、连片的规模化治理。在处理好群众燃料问题的同时,合理利用好土地,发展粮食、烤烟和经济林果,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把治理区建设成既有防护功能又有经济效益的小流域。牟定县的飒马场小流域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治理前的飒马场流域流失面积达19.13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84.75%,土地贫瘠,干旱缺水,粮食产量低,多年来一直是全县公认的贫困地区。从1990年列入“长治”第二期工程后,将水土保持措施与解决当地群众的温饱问题结合起来,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实施,成果归己的政策,充分调动了群众大干水保的积极性。通过山上带“帽子”(水保林7785亩),山腰系带子(经果林4148亩),山脚穿鞋子(坡改梯1293亩),国家补助43万元,群众投劳23万个,5年的治理,彻底改变了水土流失的面貌。如今的飒马场林木郁郁葱葱,四季鸟语花香,当地群众的人均口粮从1989年的231公斤增加到450公斤,人均纯收入由364元增加到1610元,温饱问题已经解决。尝到水保甜头的群众自觉投入到水保事业中,当年的伐木者成为如今的种树人。
  8月27日下午,我们由元谋赶往牟定途中,遭遇到大面积的山体滑坡,牟定县城虽近在咫尺,但我们还是在山上被困了6个小时,看着大量塌陷的红土,这时我们又不免想起一天前目睹龙川江汇入金沙江时的情景,但愿这赤色的警报能在每个人心中长鸣!
  ——采访附记
  题图:龙川江水裹挟着泥沙奔流而去。(本文照片均由云南省水利厅提供。)
  大量采矿导致地质沉陷。(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