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让赣江秀水常清——江西瑞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0-20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

  让赣江秀水常清
  ——江西瑞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纪实
  陈易伦
  如今,眺望赣江源头,群山翠绿,绵水清澈,田野丰润,好一派江南富饶之乡。这是瑞金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依靠全市56万红都儿女,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描绘出来的秀美画卷。
  瑞金地处赣江源头,至1990年,全市仍有水土流失面积117万亩,占山地面积的41%,为耕地面积的3倍。加上小型造纸厂排污严重,绵江河变成了“排污沟”。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制约着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给瑞金带来贫穷和灾难。到80年代末,瑞金农民人均纯收入仅452元,人均产粮才250公斤。
  山穷水尽人贫,这一严酷的现实,促使瑞金市决策者把治山治水治污作为治穷致富的重点工程,打响了还赣江以秀水的攻坚战,按照“反弹琵琶、综合治理、清除污染、生态开发”的发展战略,推广“林—果—粮”、“猪—沼—果”等8种生态农业产业化新模式,发展生态农业。
  1990年瑞金抓住被列为国家长防林建设地区的契机,提出了“三年消灭荒山、五年绿化瑞金”的奋斗目标,仅两年时间全面消灭了荒山,累计长防林投工2502万个,投资431万元,造林面积108万亩。1993年瑞金又被列为全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重点县(市)。瑞金乘势而上,采取国家、集体、个人多元化投资入股的形式,以果业为主发展经济林带,治理水土流失。到去年底止,全市投入资金6763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2万亩,占应治理面积的71%,其中开发果林10万余亩,兴建果园270多个,已有10条河流经小流域治理后步入了良性循环。
  瑞金曾有“土纸之乡”之称,土纸作坊达百余家,年产量500余吨左右,是瑞金支柱产业之一。造纸排污量大,祸及赣江下游。瑞金市顾全大局,一声号令关闭所有纸厂。
  以“猪—沼—果”为主的生态农业开发是瑞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连台好戏。1996年以来,该市重点抓了323、319、206三条国道10个乡镇30个重点村的“百里生态长廊”建设。到去年底,全市投入资金1500多万元,建起万余沼气池。今年初,该市又推行“1+1”计划,即市、乡、村三级领导干部每人结对扶持一个农户,年内达到户有一个沼气池、人均一头猪、人均一亩果的目标。目前止,全市已建沼气池1.46万个,涌现生态农业户4800多户,年新增经济效益1200万元,节省燃料木材达4.3万立方米。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获得丰厚回报:1997年与1990年比,赣江支流绵江河水日流量增加15%,水中含沙量平均减少70%左右;全市新增耕地有效灌溉面积4.8万亩,可保护耕地12万亩,新增耕地2000亩,年新增产粮食350万公斤;果业年产量以万吨速度递增;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1500元,全市贫困人员减少5.2万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